有着“北京西部太古里”之称的华熙LIVE·五棵松即将扩容。8月2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华熙LIVE·五棵松北区正在招商中,将引入影院、跳楼机、风洞等沉浸式业态,此外,还将增加独栋店铺数量,“网红力”满满。据悉,改造预计在2021年5月1日前完成。有分析指出,面积扩容后,华熙LIVE·五棵松的影响力相对扩大,从而带动客流增长。不过,华熙LIVE·五棵松想要挤进北京客流前三的商业项目排名中,仍需要增加一些品牌层级较高的业态。

瞄准沉浸商业

华熙LIVE·五棵松扩容,将引入更多新型业态。相比南区注重互动,北区更偏向文化业态。

北京商报记者在华熙LIVE·五棵松北区商业招商推介会上获悉,华熙LIVE·五棵松北区建筑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与南区不同的是,华熙LIVE·五棵松北区将采用下沉广场与群落式建筑相结合,增加独栋店铺数量。

据悉,华熙LIVE·五棵松北区商业位于华熙LIVE·五棵松现有商业的北部、凯迪拉克中心西侧,西临西四环,北接玉渊潭南路。

北京商报记者获悉,在北区商业主入口处,华熙LIVE·五棵松将打造45米高的跳楼机,未来各式电子科技和娱乐体验业态与跳楼机形成互动。华熙LIVE·五棵松招商人员表示,通过打造开放式街区内的娱乐设施,从而增加消费者在街区的停留时间。

相比南区注重互动体验,北区更加偏向文化业态的引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北区在招商业态上将围绕“沉浸式互动文化体验”,在品牌落位上将与南区进行差异化互补,补充南区商业面积及品牌数量上的不足。其中,目前已经确定入驻的商家有华熙自持品牌华熙国际影城、华为、SPACE酒吧、蔚来汽车、奈雪の茶等。

华熙集团董事长赵燕表示,华熙LIVE·五棵松主要是针对35岁以下的年轻消费群体或心态在35岁以下的消费群体,预计北区建成之后,周一到周四的日均客流量能达到10万人次,周五至周日的日均客流量达到20万人次以上。

据悉,疫情前,华熙LIVE·五棵松在工作日的日均客流约7万人次,周末日均客流约14万人次。

弥补缺失业态

实际上,北区商业的扩容也是为了补足目前南区业态的缺失。正如规划中的文创街区以及电影院,是为了顺应消费者对体验消费、文化消费的需求。而在“讨好”消费者方面,华熙LIVE·五棵松在近期也下了不少功夫。

6月6日,伴随着北京消费季的开启,华熙LIVE·五棵松为了加码夜间经济而打造的“调调街”正式营业。该区域以集装箱的形式罗列而成,引入了47家网红口碑小吃、甜品、饮品、潮玩,如阿甘锅盔、阿芮烤鸡爪等。赵燕介绍,通过营造当代年轻人喜爱的街区氛围,带动项目客流量增长。其中,“调调街”开街后的首个周末,两天带动客流达20万人次左右。

同时,为了强调“玩”的概念,华熙LIVE·五棵松在7月中旬推出了七彩时空滑道。据了解,该滑道总长103米,位于南区商业的室外区域。招商人员表示,希望借助商业内的游乐设施增强留客时长,从而带动消费增长。

不断地调整和创新,都是为了缓解疫情带来的损失,加速商家复苏。海淀区商务局局长王澎表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消费市场冲击较大,商家们需要借助新场景、新消费寻求消费发力点。华熙LIVE·五棵松作为海淀区头部商业企业,应起到带头作用。

根据王澎介绍,今年上半年,海淀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比一季度下降5.6%,但通过“五一”消费和北京消费季的带动,海淀区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加了3%。

影响新商圈?

不过,王澎建议,在街区商业综合体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下,希望华熙LIVE·五棵松能够引入有格调、有品牌的业态,争取在北京各大开放商街中脱颖而出。

加大商圈建设或是华熙LIVE·五棵松的方向之一。中经联盟秘书长、优铺董事长陈云峰表示,一场疫情改变了行业发展趋势,正如消费者逐渐倾向于开放商街。而此次华熙LIVE·五棵松北区的扩大,一定会带动客流增长,从而加大项目的影响力,这或许能够推动以华熙LIVE·五棵松为中心的新商圈形成。

对于商圈的带动和融合外,世邦魏理仕华北区研究部主管孙祖天反而认为,商圈概念在北京越来越弱化,除了商圈氛围较浓的王府井、三里屯、西单以及CBD区域外,其他项目更应该注重内部管理与运营。正如华熙LIVE·五棵松以“文体”为特色,所有的升级改造都需要切合这一定位,针对相应的文体客群打造一系列的消费,这样的项目同样是具备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

而对于开放街区来说,如何更好地发展呢?中国商业步行街委员会主任韩建徽表示,一条开放街区想要发展好,需要从四方面保障。例如华熙LIVE·五棵松要从形态上与文体特色定位相符;业态上要有好内容,保证品牌、业态的丰富性;文态上要具有鲜明符号,与客群相符;生态上要保证环境优质,经过疫情的影响,商业项目应更加注重环境,保证环境的优化。保证以上四大方面对开放街区进行管理,才可以确保未来发展具有影响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