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启动“香格里拉计划”以来,长安汽车在电动电气化领域掌握了400余项核心技术、三电核心专利1000余项。为后续在“新汽车 新生态”战略的基础上,全力推进“香格里拉计划”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1月30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全新能源及电动化解决方案:长安原力技术——原力智能增程、原力超集电驱。由此,长安汽车也成为业内首个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全新技术方案的车企。而短短的3分钟视频,则展露出了长安汽车对技术实力的自信,对未来战略的笃定。

“原力”让电动化出行更普及

在此次朋友圈发布会展示的视频中,有这样一句令人印象深刻,又值得深思的话述:科技的意义不在于领先,而在于普及。长安汽车将新技术命名为“原力”,也代表着长安汽车将以无尽的技术创新、科技进阶,打破束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边界,为用户呈上创想“不设限”的无忧体验。

在此次发布会上,长安汽车分享了 “181+95%+1200+-30”一串数字背后的技术玄机,即超181项专利技术、95%行业最高效率电驱总成、1200km超长续航、-30°C行业首发低温脉冲加热技术,在一系列领先行业的技术加持,就构成了“原力”技术的过人之处。

其实从根本上看,“原力”不是单一技术,而是“集合”丰富汽车科技的技术标签,其中包括了原力智能增程、原力超集电驱等两大层面。

例如在原力智能增程方面,代表着长安汽车率先实现量产的自主轿车增程系统,通过高效全 能增程器、无感NVH技术、智慧能量管理策略等技术,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产品体验。

其中,“小体积,大功率”的高效全能增程器,发电机最高效率96%, 在CLTC工况下可实现1L油发电约3.3度;在馈电状态下,依然低至4.5L/100km的油耗。同时,基于啸叫变频主动控制的无感NVH技术,通过智慧能量管理策略,使原力智能增程系统在NVH表现、动力性、经济性之间达到完美平衡,无论高速还是低速,行车中增程器无感启停、隐声运行,更加贴近纯电行驶的体验。

此外,原力智能增程系统经历了高寒高温高原全域百万公里验证,在CLTC工况下,纯电里程200km,增程模式综合续航里程达到1200km,可满足远途出行需求,无需沿途寻找充电站,加油即走。

原力超集电驱,则是长安汽车创领行业电驱效率新高度的最新成果,效率最高可达95%。该系统集成了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充电机、DCDC、DCAC、高压分线盒等结构,较此前的“三合一”电驱系统,重量降低10%、体积降低5%、效率提升4.9%、功率密度提升37%。

同时,原力超集电驱还采用了行业首创的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在-30℃极端环境下,每分钟电池温度提升可达4℃,车辆动力性提升50%,充电时间缩短15%,全面改善电车冬季用车困难。

增程将成未来数年内主流动力

在新能源技术路线百花齐放的今天,长安原力技术发布,标志着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了打通用户体验闭环的“普及”时代。至此,长安汽车已形成燃油、混动、增程、纯电、氢燃料等五大技术路线,为消费者构建起完备、多元的“装备库”。

而长安新能源CEO邓承浩认为,增程无疑将会成为未来数年时间里的主流动力总成之一。

邓承浩认为,在当前的技术环境中,电力驱动是新能源产品的最终目标。但目前纯电车型对于用户来说多少都会存在“里程焦虑”,而现有的基建设施还不是非常完善,充电速度也还没有达到消费者需求,但纯电车型的驾乘优势和较低的使用成本是非常吸引人的地方。因此,既保留的电驱的优势,又规避了里程焦虑的增程技术无疑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邓承浩表示:“以长安深蓝SL03增程版为例,背靠原力技术,深蓝SL03增程版在舒适性、用车经济性、动力性、智能化等用户最核心的体验上,与传统燃油中型车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两者是代际关系,有先天的代差优势。”

在此,邓承浩还用三个“极致”来突出原力智能增程系统的优势。

首先是极致的体验,原力智能增程系统不光能“隐身”,而且可靠。这取决于在行驶过程中,增程器可以实现完全无感的运行,并且长安深蓝还是行业第一个对增程器实施终身质保的品牌。

其次是极致的节能,原力智能增程系统1L然油可转化为3.3.L发电量,即使很多人担心的高速油耗问题,在深蓝03上也有非常非常好的表现。最后是极致的里程,搭载SL03突破 1200KM综合续航和200KM的纯电续航。

目前,以理想、岚图、问界等品牌为主导的增程版车型,已在市场中取得了较高的关注度。随着“原力”技术的发布,长安汽车也希望增程系统能吸引更多买合资燃油车用户的注意。据邓承浩透露,以深蓝SL03增程版未来,相比购买合资燃油车型,10年周期内科节约的使用成本预计将到达15万元以上。

目前,深蓝SL03自今年7月上市以来也收获了不少用户的青睐。未来,长安深蓝将陆续推出6至7款全新产品。从明年开始,以每半年一款新产品的节奏推向市场。邓承浩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在2025年之前,完成主要的产品布局,支撑至少百万的销量规模,满足主要用户的不同产品谱系需求。”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