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银行时报 > 消费 >

挖掘真实需求 靶向提振消费潜能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25-03-30 13:31:55
围绕提振消费,近期相关部门出台多项政策举措,金融机构迅速部署加快落实,切实加大金融支持有效消费需求的力度。

权威专家表示,我国金融支持消费力度已不低,有效降低了居民消费成本。需注意的是,银行发展消费贷业务要基于有效消费需求,也要考虑客户还款能力,不宜在利率上过度内卷。从根本上讲,提振消费还是要发挥政策合力,助力实现经济金融的良性循环。

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从中央层面对信贷提振消费作出部署。《方案》明确,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合理设置消费贷款额度、期限、利率等。

从我国消费贷规模看,目前处于较高水平。记者了解到,截至2024年末,我国不含住房贷款的个人消费贷余额已达21万亿元。

市场专家认为,我国不含房贷的消费贷余额已超过美国的1.9万亿美元,但美国经济结构中居民消费比重远高于我国,且融资模式更为多元化,不完全依赖贷款。相对而言,我国消费贷对居民消费的支持力度是比较强的。

同时,消费贷覆盖面明显提升。近年来,我国消费金融的服务主体和产品类型进一步丰富,除传统银行信用卡和各类消费贷以外,汽车金融公司的车贷、消费金融公司的大额消费贷,以及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现金贷等也很普及。市场研究机构估计,我国汽车金融发展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在国际上也处于靠前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随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断加大,我国贷款利率明显下降,消费贷利率也随之下行,今年以来降幅更为明显,有利于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即便从国际比较看,目前我国消费贷利率已处于较低水平。

理性发展消费金融

今年以来,宏观政策更加注重提振消费,金融机构也加大了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记者调研发现,除创新消费贷产品外,额度提高、延长期限的银行也增多,有的银行的消费贷利率甚至降得比企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还要低。

围绕消费贷业务,业内专家表示,一方面,银行发展消费贷业务要基于有效消费需求,也要考虑客户还款能力,不宜在利率上过度内卷。另一方面,银行保持合理的净息差和利润空间,居民保持合理的杠杆水平,金融支持消费才能持续发展,取得更多实效。

实际上,结合银行成本等因素看,消费贷利率“一降再降”的趋势并不能持续。业内普遍认为,消费贷利率后续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但空间有限。

“首先,目前部分银行利率已降至2.58%或2.68%,接近成本底线,未来大幅下调可能性较小。其次,随着经济企稳向好,货币政策趋于稳健,市场利率中枢基本稳定,也限制了利率进一步下降。”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说。

平衡好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是银行发展消费贷业务的关键之一。权威专家表示,银行消费贷定价要遵循商业可持续原则,兼顾金融支持消费和银行自身健康发展的目标。

银行脱离真实消费场景拓展消费贷业务可能累积风险。上述权威专家表示,一些客户获得低价消费贷后可能违规改变用途,甚至“以贷养贷”,前些年就出现过消费贷违规流向楼市、股市的现象,要避免通过“价格战”抢夺存量客户。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银行应当加强对借款人资质的审核,如收入、信用记录、负债率等,可以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风险监测和预警能力。

从居民角度讲,上述权威专家表示,个人要根据自身财务状况理性消费,适度借贷。消费贷本质上是通过举债提前消费,贷款最终是要偿还的。如果居民家庭收入不能跟上,过度加杠杆消费,既是对未来消费需求的透支,也会增大家庭财务负担,还可能衍生消费信贷资金用途改变等问题,最终是不可持续的。

发挥政策合力提振消费内需

业内专家表示,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是长期系统性工程,需要发挥政策合力共同推进。发展消费金融根本上需要扩大有效消费需求,支持增加高端消费供给。

“消费金融要依赖真实的消费需求。”业内专家普遍表示,发展消费金融必须依托实实在在的消费需求。当前有效消费需求偏弱,需要发挥宏观政策合力,稳住居民就业和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才能持续释放消费潜力,形成有效的消费信贷需求,实现经济金融良性循环。

从银行角度看,消费贷产品要注重拓展增量客户。业内专家表示,目前银行在消费贷领域竞争激烈,许多银行都在拼价格、抢份额,实质上还是在切分现有的“蛋糕”,下一步需要努力把“蛋糕”做大,通过细分市场、差别化定价挖掘既有真实消费需求、又有贷款偿还能力的潜在增量客户,进一步扩大消费贷款的覆盖面。

此外,金融支持消费也要从供给端发力。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升级,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需求结构变化,金融支持促消费也要在供给端适度发力,积极支持线上消费、养老消费、绿色消费、智能消费、服务消费领域发展,创造出更多的消费场景和配套的消费金融产品。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认为,后续优质消费场景将是银行等机构重点考虑的业务领域,相关机构可围绕“以旧换新”“绿色消费”等政策倡导方向,将自身资源禀赋与促进消费水平提升进行充分结合,为推动消费高质量增长注入新动能。

相关阅读
挖掘真实需求 靶向提振消费潜能
北京大兴区智慧农业“番”出新高度:小番茄背后的“
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对网售产品进行质量国家监督抽查
大兴区:北京数字出海创新服务基地与中国联通成功签
泸州老窖封藏盛典焕新表达 致敬浓香出海110周年
雀巢2024年销售额914亿瑞士法郎 将加大投资以推动增长
可口可乐2024全年营收470.61亿美元 持续加码在华布局
北京大兴星光Livespace演艺生态集群全面升级,冲刺
中水物资:赓续“攻坚”精神,保供永在路上
北京大兴长子营镇呀路古:手工巧克力之旅,开启甜蜜
北京大兴消防“首查不罚”:柔性执法助力企业冲刺“
6人游2024年营收增长102% 官宣完成5000万新融资
新茶饮“抢滩登陆”下沉市场
游冰乐雪点燃冬日激情
银行理财:抓住重要政策机遇 加大多资产多策略产品
银行理财开启春节模式
2024年债券通交易量再创新高——人民币债券吸引力提
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获批
证监会:推动指数化投资规模和比例明显提升
首批业绩快报揭晓 上市银行业绩稳定性增强
电影春节档“加量不加价” 优质供给激发观影需求
“抢票软件”更快?“加速包”能否加速?……铁路12
满减打折等广告铺天盖地 选购年货谨防“甜蜜陷阱”
北京大兴区“文明花开贺新春”:国潮风韵添国际范,
北京大兴非遗贺岁,邂逅别样中国年
短暂疯狂之后 俄罗斯商品馆跌落风口
“乳品营养与健康联合实验室”在京成立 科研创新推
5A景区门票捆绑上保险 疑为追求利益放弃规则
一张小卡砸几万 入坑“谷子圈”是喜好也是投资
市场监管总局对河北、江苏、江西查处整治制售假冒伪
供应紧张 咖啡豆价格飙升70%
今年“双11”四大槽点曝光
冰雪旅游热力足 各地特色举措释放冬日消费新动能
北京大兴长子营镇:农业盛会展新姿,科技合作共绘乡
前三季度我国食材流通规模达4.84万亿元
甜啦啦推小黄人联名鲜奶茶
维他奶国际下调柠檬茶价格 称不参与极端价格促销
东鹏特饮陷入“糖分刺客”风波 第二曲线增长乏力
抗衰老生殖巨头齐聚香港龙吟瑞康医疗顾问引领华人医
银行对公业务的数字化转型怎么做才能出效果?
多措并举落实落细税费新政 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
励普教育:浙江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安排
吕梁农商银行在“永远跟党走”主题合唱中获奖
工行山西省分行:满足客户“足不出户”金融服务需求
吉县农商行:以“重建重塑”为指引 坚守服务“三农
偏关农商银行组织志愿者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华夏恒生科技ETF联接基金将于9月10日-24日发行
吕梁农商银行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
长治黎都农商银行: 优化服务助力产品营销
长治市潞州区供电公司再次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沁源农商银行新兴支行:用优质金融服务助力“开学季
深耕儿童启蒙教育,瓜瓜龙思维为大家带来新春祝福
大家还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