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渔第二天,本港海鲜已经陆续摆上市场摊位。
(资料图)
■海虾
■野生白鲳鱼
▲酱油水杂鱼(受访者供图)
不少市民到翔安琼头岸边抢先购买海鲜。 刘东华 摄
对于每一个喜欢尝“鲜”的厦门人来说,开渔后就进入幸福的“品鲜季”。本周,市民餐桌上会增添什么鲜味?新鲜的海产怎么做更好吃?挑选海鲜时又需要注意什么?让我们一同来看看专业人士给出的“品鲜指南”。
预计开渔一到两周后 应季海鲜更加物美价廉
小黄鱼、梭子鱼、巴浪鱼、白鲳鱼、赤鯮鱼、东山小管……昨天一大清早,琳琅满目的本港渔获就摆上了第八市场的各个海鲜摊位,许多市民闻讯而来,纷纷驻足摊位前抢着购买“头鲜”。东山巴浪鱼一千克约15元,丝丁鱼一千克在16元到20元之间,本港带鱼则按规格从每千克40元到60元不等。
第八市场开禾路口附近的摊主李先生告诉记者:“目前上市的大部分是本港海鲜,后续会有更多品种的深海海捕鱼。”随着新鲜海货的上市,海鲜价格也下降不少,部分价格已经“腰斩”。野生海虾从130元/千克,降至70元/千克;皮皮虾从120元/千克,降至75元/千克。“没有开渔时,速冻小管要60元/千克,有膏的甚至上百元,现在50元就能买到。”李先生说。
“前几天的价格比今天贵了近一倍,现在买海鲜真的太划算了。”市民周女士在李先生的摊位买了1千克红虾和1千克丝丁鱼,总共花费86元。在挑选时她不停感慨:“休渔期虽有冰冻的海鲜,但口感还是差点。一开渔每一种海鲜看着都很新鲜肥美,准备买回家邀亲朋好友一同品尝。”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卖得比较火热的,要数野生鲳鱼和海虾。“尤其是大规格的野生鲳鱼,不少人等了几个月就等这一口。”李先生表示,野生鲳鱼的价格目前下降幅度不大,主要原因是开渔初期出海归航的船只还不算多,整体价格下降空间有限,“价格变动可以说一天一个价。预计开渔一到两周后,会有不少大渔船回来,到时会有更多物美价廉的应季海鲜。”
清蒸干煎酱油水皆宜 海鲜好吃也不要贪多
买了鲜货,回家要怎么做才好吃?中埔水产批发市场的摊主吴先生给出了一份“开渔食用贴士”。
“刚上岸的海鱼,清蒸是最佳做法。”吴先生介绍道,清蒸前需在鱼身上改刀,处理干净的海鱼,在其脊背两侧各划上一刀,然后可以放一些姜片与葱段去腥,“蒸鱼的火需要旺一些,水开后把鱼放进去,大火蒸15分钟。蒸好后的海鱼,滗出汤汁,在鱼身上淋入热油和蒸鱼豉油或者淡酱油,就是一道经典的美味佳肴。”吴先生表示,用清蒸方式烹饪的海鱼,鱼肉口感最是鲜嫩。
厦门人最喜欢的海鲜做法——酱油水和干煎也榜上有名。“个头大一点的海鱼一般还是用来清蒸,个头小一些的就很适合用来做酱油水或者干煎。”吴先生说,这些做法都十分考验海鲜的新鲜程度,也能更好地突显海鲜本味,“像皮皮虾、东山小管这些海鲜如果想用椒盐、水煮的做法也可以,按个人口味来就行。”
不过海鲜虽好吃,但也不要贪多。三级公共营养师黄超提醒,海鲜要高温煮熟,尽量当天吃完,不新鲜的海鲜会繁殖大量细菌,产生毒素,人们食用后容易引起肠胃疾病。
“大部分海鲜的蛋白质和胆固醇都比较高,对于冠心病、慢性腹泻、体质虚寒、胆结石、胆囊炎、胰腺炎等患者来说应该尽量少吃。”黄超表示,老人和婴幼儿等消化功能较差的人也不宜多吃海鲜,适量尝鲜即可。
海鲜这么挑才新鲜
如何才能挑选到新鲜优质的海鲜,是不少市民朋友一直想了解的问题。在八市经营二十余年海鲜摊位的摊主黄先生分享他的经验。
挑鱼
看鱼眼:新鲜的鱼眼都是发亮的,很完整,稍有点凸出,周围无充血及发红现象;
看鱼鳃:新鲜的鱼鳃颜色鲜红或粉红,鳃盖紧闭,黏液较少呈透明状,无异味;
看鱼皮:新鲜的鱼表皮上黏液较少,体表洁净;鱼鳞紧密完整而有光亮;若用手指按压鱼身,凹陷的地方会较快恢复平整。
挑螃蟹
看公母:公的腹部是三角形,母的则是半圆形;母蟹才有蟹黄,而蟹膏则是公螃蟹才有的;
看翻身:可以将其翻过来,能迅速翻身说明非常健康,如果不能翻身说明生命力不强;
看软硬:看蟹脐顶端腹壳的软硬,用大拇指挤压,硬的说明肉质肥厚;
掂重量:如果两个相同大小的,用手掂量一下,哪个重哪个肉就多。
挑皮皮虾
看公母:皮皮虾脖子上带白色“王”字的是母的,第三对足各有一只小腿的是公的,母虾形体较小,脖子较细;
看软硬:用手轻捏皮皮虾,如果整体较硬,说明比较新鲜;若轻轻一捏壳就变形,则说明肉质不够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