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当前的最新战略目标,也是我国科技界和产业界所面临的最新艰巨挑战。为此,省科技战略研究院开展了《江苏支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路径的思考》专题研究。作为去年省社科联重大应用研究课题,该研究报告(下简称《报告》)去年底正式发布。

何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报告》如此阐释:当前,国际单边主义、民粹主义上升,基于市场规则的全球一体化格局被打破,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面临非经济因素的巨大冲击,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也正打开机会窗口。作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我国迫切需要构建抵御世界科技强国“围堵”的科技自立体系。

我省是科技和经济最强省份之一,承担着全面支撑这一目标实现的重任。同时,我省正处于面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关键期。从国内外最新形势来看,今后相当长时期,江苏面临的发展环境将更为复杂,甚至是“逆风逆水”。近几年来,不仅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我省产业及科技界的技术封锁日益加剧,国内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韧性安全等方面对科技创新需求也日益提升,国内区域竞争日趋激烈。

《报告》指出,我省科技创新基础能力较强,居国内领先地位。目前拥有13个国家创新型城市,数量全国第一。在2021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榜单中,我省七座城市进入前三十位,南京、苏州分居第四、第五。但是,我省依然存在基础科学研究薄弱、战略科技力量顶层设计不够、高水平创新人才不足等问题,未来需大幅提升前沿技术、颠覆技术、重要基础研究的知识生产能力,打造更完善更全面的战略科技力量体系。而要拥有这一能力,从中长期看,我省亟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并建立对于前沿技术创新的“容错机制”,以加速改变传统观念,增强“风险意识”,注入“创业家基因”。

“小院高墙”:围堵与博弈

《报告》分析,国际科技竞争领域已趋于同质化,引领未来的关键核心技术和新兴技术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战略高地,新兴数字技术、半导体、量子技术和低碳技术等备受关注。为巩固竞争优势,美国泛化国家安全实施的“小院高墙”战略,通过阐明与美国国家安全直接相关的特定技术和研究领域(即“小院”),并划定适当的战略边界(即“高墙”)。对于“小院”内的核心技术,采取了更严密更大力度的对华科技封锁。欧盟、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做法与之相似。

《报告》课题主持人、江苏省科技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张华告诉记者,以往二三十年,在较为开放的全球政治与经济环境下,“拿来主义”一度成为科技领域——尤其是关键前沿技术领域的主流观念。然而,当今全球环境已明显改变,新技术的迭代不断加快,科技创新生态也已完全不同。因此,抛却“拿来主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已成为我国的现实选择。通俗地说,在关键、支柱产业链上,我省所创造的“价值”应有更充分的体现,有更大的跃升,站在更高的台阶上。

我省如何支撑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报告》指出,一、应强化技术攻关,在优势产业创新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环节实现重大突破,且具备非对称反制能力。二、强化基础科研,大幅提升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前沿、颠覆性技术及重要基础研究。三、强化战略力量,面向战略需求,形成功能清晰,交互耦合的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四、强化枢纽功能,在若干产业创新领域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张华分析:“‘十四五’期间,江苏会在基础软件、集成电路、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与前沿新材料等这些过去明显‘卡脖子’的技术上投入更多的研发力量。”类似紫金山实验室、姑苏实验室、太湖实验室等重大战略科技机构,未来几年将是我省集中力量建设的前沿研发基地。

瞄准产业短板

《报告》中的一系列统计数据显示:作为科教大省和经济大省,江苏拥有145所普通高校,15所双一流高校,制造业规模约占全国1/8,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2.82%,兼具“学科强”和“产业强”优势。但从我省区域创新体系来看,科技创新关键环节存在短板,顶尖科技人才和团队缺乏,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无法保障高质量创新成果有效供给。一是基础科学研究薄弱,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二是战略科技力量顶层设计不够,综合性统筹部署不强,存在组织协同不到位、重要主体能力偏弱等问题。三是高水平创新人才仍然不足,特别是世界级科技人才与战略科学家缺乏,科技领军人才和尖子人才不足。

据《报告》分析,从产业自主可控来看,我省的产业链上关键环节仍存在技术瓶颈,底层基础技术和工艺根基不牢,部分新材料和关键元器件、高端芯片、工业母机、基础软硬件、基本算法和开发平台等依赖进口,保供能力不高。《报告》中对我省269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显示,绝大部分美国进口产品为原材料和零部件,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等行业。约一半可通过国内替代,但可能会导致质量下降或成本上升,降低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信息电子等领域“卡脖子”现状短期很难得到扭转,国产化配套程度较高的领域同样面临比较严峻的问题。张华表示,现在的高端卫星通信领域,在最大可能国产化配套要求下,要实现这些进口关键部件的原位替代,二次设计、技术评审和鉴定成本很高,产业界很难有动力去做。

张华认为,从全球科技发展趋势看,交叉边缘学科和应用引发的基础研究是最有可能迎来全球新一轮重大突破的领域。如: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为代表的战略前沿技术加速演进、相互渗透、彼此赋能。江苏迫切需要延伸短板——关键核心技术短缺、顶尖科技人才缺乏、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等,助力国家在上述领域构建抵御“科技围堵”的科技自立体系。目前江苏在关键领域、战略前沿科技创新的薄弱点,集中于关键元器件、高端芯片、工业母机及特殊用途新材料等,但向好的趋势已初步显现。近年来通过科技与产业政策的引导与扶持,一批江苏企业与江苏园区已崭露头角。

镇江恒神股份有限公司多年来致力于研发新能源领域用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其风电用拉挤碳板、预浸料,以及光伏、氢能用碳纤维去年已实现批量供货,50K大丝束碳纤维已实现工程化生产,高强高模碳纤维、大丝束碳纤维的研发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苏州医药产业园从小核酸起步,成长为一个覆盖小核酸、化学药、大分子蛋白药、生物材料等在内的高科技生物医药产业园,已建立起全球技术较为先进、亚洲最大的小核酸药物品种线,并聚集了苏州瑞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120多家优秀高科技企业。

体制改革须加速深化

《报告》指出,要进一步激发我省在关键、前沿技术领域的研发活力,面向全球科技竞争,支撑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加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这既是治本之策,也是当务之急。张华直言,短期内在科技系统内部,中长期内面向全社会所有科研体系,均应推动全面的体制改革。所谓“全面”,包括效益考核与评价、组织人事、财税金融、产品制造等所有影响自主创新成效的因素。他认为,至今多数江苏企业依然聚集于某一产业价值链“微笑曲线”的中段,偏重中上游的配套,相对“安全”“平稳”,但附加值不高,关键前沿技术竞争力不强。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我省现有的科技体制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实际支持力度有限,不能有效引导社会资源的投入。

如何深化我省科技体制改革?《报告》建议:宏观上,首先应构建能力目标导向的新时代区域创新体系,应着重形成保障国家战略任务实现、支撑经济发展、引领产业技术水平、推动社会进步四方面能力。必须将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近期第一要务,推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及国家实验室基地有机衔接。要建立具有持续深入实施和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举省体制”。同时,利用《江苏省科技进步条例》修订的契机对严重制约科技创新效率的人事、工资、国有资产管理、国企考核等制度中的部分条款进行修改完善。支撑经济发展层面,要推动创新主体与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打破资源配置障碍,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有效流动。引领产业创新水平层面,重点是完善研究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吸纳企业参与国家重大基础研究任务,以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为总抓手组织和推进我省基础研究。推动社会进步层面,要结合江苏科研优势领域,主动发起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探索科技创新重大公共产品(如病毒序列、疫苗、气候技术等)的共享机制。

中观上,加快引导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成立江苏省战略科技力量建设顾问委员会,总体设计全省战略科技力量的体系化布局。从战略需求和任务出发,综合部署创新主体、平台、学科、设备、人才、经费。建立新的项目分类机制,根据项目性质和类型合理划分政府与市场的权限,集成政府与市场的合力。越是技术路线不清晰、但存在颠覆性战略影响的项目,政府越要强化决策指挥。

微观上,要构建良好创新生态。进一步优化完善人才评价机制、项目评审评估机制、构建安全韧性的产业发展生态。积极引导大院大所、军工企业与地方互动,支持本土企业进入国家战略力量的供应链体系,特别是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在“战略性强、批量小、技术含量高”的领域形成关键核心技术供给能力。在外资准入上,要将是否能够带来技术溢出和人才技能提升纳入标准。

建立创新的“容错机制”

支撑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速弥补短板、锻造长板,也需要科技创新观念的转变。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认为,依靠创新力提高效率的第二个“中国模式”,增长才是可持续的。政府的资源再多也是有限的,而企业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张华直言,我省科技界、产业界都迫切需要增强创新的“风险意识”,提升韧性。张华说:“我们现在很多的民营企业投资意识不高,往往小富即安,缺少创业家基因。”民企对关键、前沿自主创新的风险投资意识尤其需要增强,亟须注入“冒险基因”。

欲引导民企转变观念,首先要建立前沿科技创新领域的“容错机制”。如何“容错”?张华认为,只要是不涉及“国家安全和生命安全”的领域,创新的进退成败应主要由市场之手调整。只要符合世贸组织原则、合乎法律,政府采购和国企主导的采购应制度化。具体做法可参照欧盟的“远期采购”机制。创新中的政府与企业边界应灵活变化。基础科研,政府主导。中短期能够见效的项目,企业主导。前沿项目,政府+企业。科研成果评价方机制应彻底转变。成果是否成功、优秀,首先看是否服务于产业进步和民生。

(记者 王峻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