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拨轮已经来到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今年汽车行业虽然遭受到不少的外界因素,但整体向好,车企也都接二连三的发布自家最新销量。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一直活跃在市场上的红旗,已经低调失声了许多。要知道,按以往惯例红旗早在上月末或月初第一天就会高调公布其自家销量捷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而现在,就连红旗官网上的销量喜报也只停留在今年2月份。曾经疯狂增长的红旗,如今也陷入失速漩涡。
销量失速
先来看红旗近期的销量。
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红旗的销量为25516辆。今年1-10月份,累计销量来到217577辆。
虽然体量还能看过去,但是相比去年同期却有所下滑。
去年10月份单月销量突破3.5万辆,去年1-10月份累计销售23.6万辆,有着7.8%的同比下滑。
再参考今年国内汽车行业10月份汽车产销同比增长11.1%和6.9%来看,实际上是远远失速于行业发展的。
值得注意的是,红旗今年定下的40万辆销量目标可能性几乎为零。截止到今年10月份,也仅完成了销量目标的54%。
甚至,想要追平去年保持的30万辆销售目标都有很大的难度。
当然也不排除红旗通过给经销商压库存,从而实现达成目标的可能,毕竟此前红旗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销量的失速,也衍生到我们的所见。今年以来,红旗官方已连续几个月不再公布销量成绩。
其官网销量喜报一栏,销量喜报还停留在2月份。要知道在2022年以前,红旗可以说月月发喜报,甚至在月末当天就能发出当月的销量。
要知道,红旗是有过疯狂增速的四年。
曾野蛮生长
一般来讲,红旗经历过两次辉煌。其一是建国初期,作为共和国长子的品牌辉煌。那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里不再提及。
其二便是2017年,徐留平接棒一汽集团董事长后。宣布要把红旗打造成为“中国第一、世界著名”的高端品牌。并把振兴红旗品牌作为一汽的一号工程,也是一汽的企业发展重中之重。
这是当代红旗野蛮增速的开始,笔者把其称为红旗的野蛮生长时期。
为何说野蛮?因为在笔者看来,它超出了正常的增速。
2018年,红旗全年总销量3.3万辆,相较于2017年的4702辆迅猛增长。
2019年,红旗年销量突破10万辆大关,同比增长203%。
2020年12月份,红旗宣布年累计销量已经突破20万辆,又提前完成销量目标。2021年销量再次突破30万大关,增速依然不俗,超过了50%。
可以说,时至今日还没有任何一个自主品牌能在低迷多年之后,还能旱地拔葱,创出行业里如此恐怖的增速。
为了挖掘红旗如何能做到这样的增速,我们可以寻找此前一个线索。
曾有消息曝出,2021年时根据红旗公布的1-9月的销售数据推算,其9月销量为2万辆左右。但2021年1-9月主流保险公司的上险数却揭示,红旗在保险公司的上险数录入仅仅只有3944辆。
即便考虑到批发销量与终端销量统计口径的差异,但2万与3944这么大的数差仍然是不科学的。
为何会造成如此大的落差?
在汽车传统销售行业里,有这样一个潜规则。红旗初期可以通过一些非市场化的大宗采购打造出了销量快速增长的表面形象,实际由C端消费者进行的私人购车行为占比并不高。
这会造成高批发销量,低终端销量的现象,对经销商来说也意味着高库存。红旗在去年就曾因为库存深度超过两个月,被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点名。经销商为了拿到厂家的返利,有时候也不得不接受这样的高库存状态。
与此同时,与经销商备受苦恼的还有消费者。
问题重重
在服务方面,消费者的投诉也可见一斑。
以最畅销的红旗H5为例,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上也屡见不鲜,并集中在“承诺不兑现”上。
其中就有一名参与了2023款红旗H5盲定预售活动的用户,订车3个月还没有提车消息。消费者认为,是经销商不作为,不向厂家反馈实际用户需求,导致车辆生产计划紊乱。
与此同时,红旗车辆质量问题也频频出现。在投诉平台上也能时常看到HS5的小毛病多,如门窗异响、影音系统故障、车身异响等。
如发动机抖动、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这样的重大安全隐患问题也在HS5上有所出现。
这也损失了许多红旗车主和潜客的路人缘,对品牌影响力损失重大。
除了以上失速、服务和产品质量问题,红旗在当下如火如荼的新能源路线上也未有较大起色。
数据显示,E-QM5今年1-9月累积销量17197辆,平均月销2000辆左右。并且其主要销售因素是该车面向网约车市场。而这,已经是红旗新能源销量最高的车型。
剩下的车型中,E-HS9前九个月累积销量仅为3922辆,在今年10月份的销量仅为840辆。
参考10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长87.6%和81.7%,市场占有率达到28.5%的数据,很难说红旗新能源是成功的,甚至可以说存在感极低。
再从红旗整体的销量构成来看,HS5和H5两款车型销量就占据红旗总销量的7成以上,成为两款车型打天下的品牌,剩余的几款车型并不畅销。
所以对于当下的红旗而言,野蛮生长的背后,产品、服务、新能源等其有着太多急需解决的问题。红旗也在用事实证明,在经过市场的洗礼之后,没有人会持续为情怀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