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子。
2、就是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干任何事业,都得从现在做起,从面前的小事做起,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能拔苗助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意思是:意思是事情是从头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逐步进行。
4、解释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
5、出自:《道德经》扩展资料: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6、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8、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9、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10、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11、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2、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13、选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释义:局面安定时容易把持,事物未露先兆时,易谋划;脆的东西易分开。
14、微小的东西易消散,处理问题应在事故未萌发之前,治理事情要在乱子未闹起来之先。
15、合抱的大树生于微小的根芽。
16、九层的高台从一筐一筐的土垒起;千里的远行开始于脚下举步。
17、主要妄为要失败,强行把持一定会失去。
18、所以圣人不枉为,所以不失败,不强行把持所以不失去。
19、人们力事,常常是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的。
20、处事之法则是慎终如始,就不会有失败之事。
21、所以圣人行不欲之欲,不珍贵难得的财物;行不言之教,反众人之过失而行之。
22、所以圣人能辅助万物按其自身规律发展变化,而不是轻举妄动。
23、孔子的老师,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道德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4、”老子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说的。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