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州吴先生发现,自己停在车库里的豪车阿斯顿马丁,满是脚印,引擎盖变型。
(资料图)
从监控中可以看到,两个孩子把豪车当成了滑梯,上蹿下跳,先后踩上引擎盖和车顶,再跳下来,玩的不亦乐乎。
这辆车价值300到400万,虽然买的是二手车,但也价值100多万。
事发后,车主当即报警,并跑了两家4S店询问报价,修理费都是80万。
最后,车行表示若要铝制引擎盖,维修费可以降到25万。
车主表示只需要对方赔25万,谁知,孩子家长竟只愿意赔3万。
有不少网友持怀疑态度,指责车主狮子大开口:“100万的车,一个引擎盖就要80万?”
吴先生已经释放了善意,他在四处奔波,处理本不属于自己的事情,结果还是被不少人谴责,想趁机捞一笔。
做了错事理应受到惩罚,吴先生只不过捍卫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我们的身边,经常会有这种“我弱我有理”的现象。
做了错事,以自己的“弱小”,作为道德绑架的工具,以此来逃避责任。
而世道变坏,就是坏人用“弱”作为自己的挡箭牌开始的。
“我弱我有理”,是最大的强盗逻辑
网上曾经曝光了一段让人义愤填膺的聊天记录。
结果有一天,他收到了一位单亲妈妈的短信,对方要求,不仅要单独教自己孩子,还要提供泳镜,补齐之前的课。
这段聊天记录简直让人惊呆了。
因为自己没钱,因为是单亲妈妈,别人就应该满足自己的所有无理要求吗?
别人富有,那是他辛苦奋斗得来的,任何人都没有义务为“弱小者”的无能和懒惰买单。
“弱小”,“年老”,不能成为道德绑架的理由。
一开始,女孩和老人理论:“你年纪大需要坐没关系,但是这个位置写了你的名字吗?”老人振振有词的说:“没写名字,是我要坐。”
说着,就强行把女孩挤开。他坐下后,还一边挥舞着手中的雨伞,一边说:“我打死你。”
俗话说:“不是好人变坏了,是坏人变老了。”
别人让座是情分,不让是本分。
说到底,有些人不过是将自己的“弱”,“老”,当做了道德绑架的工具。
世道变坏,就是从“强盗逻辑”占尽上风开始的。
弱小不能成为逃避责任的理由
谁知对方竟然说:“你这么有钱,你也不差这点钱,为什么一定要让我赔,而且上次撞了保时捷都没有赔这么多,你为什么让我赔这么多。”
这种强盗逻辑,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就像黄女士说的:
“我也可以不要求他赔偿,但是犯了错误之后,以我穷、就不应该问我要赔偿,这个理念,让我很气愤。所以我这个必须要经过正常法律途径,还有媒体,让更多的人知道,不能道德绑架的。”
没有人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就因为自己强,就要甘愿认栽,承担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吗?
被撞车主如果不要求赔偿,那是强者的宽容,但肇事者不能把别人的宽容当成理所当然。
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弱小不是逃避责任的理由。
车主看到字条后,非常感动,当即决定不需要男孩赔偿。
一个孩子都懂得要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可是很多成年人却以弱小为挡箭牌,无视法律和规则,企图逃避自己的责任。
作家胡适说:“一个肮脏的世道,如果每个人都遵守规则,最终会成为一个有人情味的世道;一个干净的世道,如果每个人只大谈道德,却毫无底线,那就一定堕落成遍布伪君子的肮脏世道。”
世道变坏,是从“弱小者”用道德绑架开始的。
道德是用来律己,而非律人
真正的道德是用来律己,而非律人。
可有些人却偏偏宽于律己,严于待人。
天津塘沽爆炸事件后,马云的微博被上千条“逼捐款”留言淹没。诸如“为什么不给天津捐款”、“首富就应该捐1个亿”、“你不捐款,我再也不用淘宝了”等等强迫性质的留言。
对此,马云表示:“捐款是对的,不捐也是对的,但自己不捐让别人捐是错的。”
慈善应是雪中送炭的情分,而不是被迫的无可奈何。
道德不是用来消费,高尚也不是用来被绑架的。
孟非曾说:“有人请你帮忙,原本指望你帮十分,结果你只帮了七分,对方便觉得你不仗义,非但不感谢你,反而觉得你欠他三分。很多人间恩怨,皆出于此。”
请不要用自己的道德标尺衡量别人。
如果别人帮助了你,请怀着感恩的心;如果不帮,那也是别人的权利。
就像心理学家安东尼说的那样:“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恩的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
与其用“我弱我有理”来道德绑架别人,不如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强者。
【文|婉若清风】
【排版|黍离】
欢迎广大读者朋友投稿,加入写作变现社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