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2023年一季度出口表现优异的汽车产业已成为我国外贸结构优化的关键,各个新老汽车之城的竞争局面也可从2022年以来至今年一季度的产量、出口数量与利润率等的变化、对比中看出端倪。上海、广州等传统油车、新能源汽车兼顾的老牌汽车之城成绩优异,西安、长沙、合肥等更偏重新能源汽车的新锐汽车之城受主要车企的市场表现变化有所起伏,部分传统车企的震荡同样影响了所在城市的经济表现。

历经多年的行业发展与整合,我国目前现存的近32万家汽车制造业企业中有6成的成立时间不足10年,底蕴相对不足,但创新力尚可。京沪两大超级都市之外,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和广东五省占据了国内汽车制造业企业数量靠前的席位,汽车工业城市的变革烈度也是上述省份为高。

从2022年的整车及零配件整个产业链的数值来看,十大汽车城依次是上海、广州、重庆、长春、苏州、宁波、北京、常州、武汉和沈阳,均有3000亿及以上的产值,最高为上海的8080亿元,一家即占据全国11.5%的份额,其中新能源汽车产值达2888亿元,数量为99万辆。广州和重庆均以6400亿上下的产值紧随其后。

十大汽车城再往下则是襄阳、无锡、西安、柳州、芜湖、南京等取得了2000亿元左右产值的城市,新一年上述城市谁能跨过2500亿产值,甚至冲击3000亿进入前十序列是一大看点。

与大多数汽车城不一样的是,宁波、苏州是少数整车领域不如汽配领域的城市,在主机厂普遍“内卷”的当下,力图掌握核心技术的配件供应商反而有望取得稳固市场席位。武汉是少数产值跌幅较大的传统汽车城市,另一个传统汽车城市重庆则迷上了进口欧洲整车以摊平其铁路返程运输成本,2022年重庆通过整车口岸进口整车量超过3800台,为内陆整车口岸之首。

敏锐抓住新能源汽车风口的城市增速都较快,获得大量政策红利和资金支持的新能源汽车风口深度改变了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业界唯一的担心就是该风口能持续多久,普遍的观点是最近三至五年都将是发展黄金期,再往后则将落入后周期从业者承压巨大。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头部企业,比亚迪虽把总部设在深圳,却做到了在哪座城市布局产能建设,哪座城市的汽车产业就将迎来助力实现腾飞,西安、长沙、襄阳等都是如此。生产了比亚迪秦、宋、护卫舰07、仰望U8等多款车型的西安有望持续保持高增长。布局越早的城市会越来越沾光,毕竟总产能不会无限扩大。但在东南地区、中西部地区都有布局的比亚迪目前在东北地区尚没有整车厂,此后或有进一步举措。

今年一季度的重大项目建设中,汽车是各地的发力重点,对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分别抛出的橄榄枝不可谓不多,为鼓励当地汽车消费,各地对购车补贴和放开限制的政策大礼包也诚意十足。

各新老汽车之城的共性问题仅在于,产值是一方面,利润是一方面,整车部分的利润相对不稳定将影响企业的相关发展策略。在愈演愈烈的新能源汽车战国时代,稳固住国内市场后“出海”争利才是最佳选项,否则,待到并不缺乏技术储备的欧美车企也祭出性价比的利器,竞争将滑向更激烈的未知境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