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封据称来自长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申诉信,在网上火了。

事情源自于3月28日收件人为长安采购部的一封函件。

该信称,长安以部分车企降价引起汽车市场部分车型滞销为理由,宣布将强行对供应商的货款直接扣款10%。


(资料图)

也就是说,零件大概率厂家已经拿到用了,账期还没到,结账的时候直接只付90%的货款。这样的做法在业内较为少见,受到了供应商们的一致反对。

在申诉函中,供应商们还算客气,毕竟也不敢直接得罪甲方爸爸。不过这些小企业也提到了自己的难处,如果被“抢走10%的货款”,大概率无法度日,这种做法是杀鸡取卵。

作为央企,这半年来,长安到底发生了什么?如今的汽车行业真的已经岌岌可危了吗?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大降价引发的血案,车企已到拼刺刀时刻

我们看一下长安发函的时间,2023年3月28日,正是国内车企价格战杀疯了的时候。C6降价9万、UR-V降价6万8,连C3-XR这样的小SUV都优惠了5万6,当时几乎所有车企都有跟进,确实市场压力巨大。

毕竟汽车市场可不是卖零食或者饮料,整个市场大盘就这么大,一家吃得多了,另外一家自然吃得少了。

彼时,特斯拉已经主动降价,比亚迪在秦、汉、海豹等车型上新时,也都推出了全新的冠军版,价格降了一大截。长安也做了跟进。4月10日,长安借着深蓝品牌的周年庆活动,直接给出了现金、金融、保险三大福袋,给出了2.2万元的现金补贴,相当于直接将这款中型新能源轿车拉到了14.99万元以内。

这一波降价带来的效果还是立竿见影。

深蓝SL03一扫开年的颓势,销量甚至冲到了同级第一。毕竟这个级别的车型,配高通8155和L2+智能驾驶,还有长安这样的强力主机厂背书,确实有竞争力。

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长安似乎并不想“单吃”这一波降价,按照流传的信函来推断:厂家准备找下一级的供应商们“找补”。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供应商可能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汽车零部件有过非常赚钱的时代,在2000年初,像轮胎、电池、刹车盘、火花塞这样的易损件,厂家利润普遍在30%左右,一些核心零部件的利润更是能超过100%。

但此一时彼一时,从08年左右开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入局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利润也开始大幅下降。如果被直接拿掉纯利润的10%,很多企业的经营状况将变得岌岌可危。

车企压力大,并将这种压力传导到供应商,最终可能导致的是全行业洗牌。

两者的友谊小船,说翻就翻了。

(2)长安真的是迫于经营压力?为何专挑中小供应商下手?

根据供应商的申诉信说法,长安是迫于经营压力,基于生存不得不拉供应商们“共同应对”。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可能并非如此。

前阵子长安汽车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45.56 亿元,依然处于国内一线水准。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达到了69.7 亿元,同比猛增 53.65%。当时,对这一业绩,长安还大肆宣传了一番。

而从销量来看,长安汽车今年前四个也得累计销量就达到了789788辆,势头相当不错,完全没有说的那么惨。哪怕刨除掉合资车的销量,长安汽车自主品牌的销量也达到了671940辆,同比增长了7.99%,应该是仅次于比亚迪。

哪怕3月份的降价潮对于长安确实有冲击,确实影响到了公司的利润,但直接简单粗暴地将这种损失“划”给供应商,确实也不地道。

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显然也是看人下菜碟,它扣的多数是中小公司的货款,像博格华纳、爱信这样的国际巨头,长安是不敢得罪的。

在去年年末的财报业绩沟通会上,长安还曾披露过一个信息,那就是长安组建了100多个芯片保供小组,已经储备了330万颗芯片在库。为了优先分配到芯片资源,长安甚至向45家供应商提前支付26.5亿元的预付款。当然了,长安也是大量采用自主品牌芯片的车企之一,它在2022年上半年就用了1900万颗国产芯片,占全行业应用总量的35%,这一点值得点赞。

但话说回来,巨头们不敢得罪,逮着一些小供应商猛薅,确实有那么一点欺负老实人的意思。

(3)失衡的关系,需重新修整

虽然不知道最终的解决方案如何,但通过这次的“供应商风波”,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主机厂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已经失衡了。

理论上讲,主机厂与供应商应该是合作关系,主机厂固然是甲方爸爸,但供应商也是方案提供者和质量保障者,后者的坚定支持,也是前者维系市场和质量的关键。

但现实的情况却要复杂得多,有实力的供应商往往无比强势,别说博世、法雷奥这些国际巨头了,成了气候的宁德时代、华为、汇川电机这些,也是一个赛一个强势。

零部件巨头们欺负主机厂,然后主机厂欺负小供应商,整个行业都处于一个紧绷的状态。

有一些车企,每年都会给供应商下指标,除了固定的“商务降成本”之外,还有各种“技术降成本”、“材料降成本”叠加,最终导致的就是小厂商只能选择勉强维系生产,甚至连生产都保不住,完全失去了进一步研发、迭代、进步的能力。

事实证明,一旦关系失衡,所带来的后果就是整个行业的不正常发展。比较典型的就是4S店销售模式,厂家对4S店基本上就是随意拿捏,然后4S店再通过“坑”消费者找补,最终就是这种销售模式对整个品牌建立的影响力变成了完全的负分。

而供应商和主机厂的关系其实也是如此,一方“狠揍”另外一方,结局肯定是一损俱损。这方面不妨学习一下苹果,据说苹果在找供应商时从来不刻意大砍价,理由是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后者发展进步。因此这么多年过去了,苹果手机的质量口碑一直都是不错的。

反例也有,像耐克、阿迪就是逐利的典型。最初在江浙建厂,后面嫌人工高搬去福建,再后来干脆搬去越南。折腾来折腾去,成本是降下来了,但这么些年质量是不断下降,早已失去光环。从这个角度说,是不是也算是双输呢?

(4)功夫拍案

国产车一向走的是高性价比路线,对于成本确实非常敏感。在今年价格战如此惨烈的情况下,长安希望削减成本是可以理解的。

但这样粗暴的“一刀切”直接扣供应商的货款,要是属实,确实不应该,也许真的会导致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

主机厂和供应商本就应该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压成本并不是唯一出路。更好地管理供应链体系,及时将一些价高质次的供应商提出去,同时结合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这也应该是一家央企应该倡导和带头履行的责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