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英国《金融时报》6月7日文章,原题:日本的供应链窘境作为一个严重依赖化石燃料的国家,日本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仍与全球潮流背道而驰。这个资源有限、对待核能愈发谨慎的岛国,似乎并没能抓住新能源转型的风口。其若不能积极减少供应链的碳足迹,终将使自身陷入全球竞争劣势的窘境。
以日本引以为傲的汽车产业举例,其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丰田就因消极转型、过度保护其混合动力技术遭到外界广泛批评。尽管如此,丰田依旧坚持“电动车不是碳中和的唯一途径”的理念。对此有观点认为,像丰田这种庞大企业的转型难点来自日本能源行业所处的整体环境。“日本必须在十年内将其已经成功运行了120年的产业系统整体更新。这是一个大工程,仅凭一家企业做不到。”
在日本其他行业,一些企业还“另辟蹊径”,尝试通过制定新的环境指标定义减少碳排放的贡献。比如松下、日立等公司就通过以提供节能产品和服务的方式来避免被传统减排体系量化考核。批评人士认为,自定义新措施的方式只会分散企业的注意力,使其无法真正减少在运营和供应链中的碳足迹。
除了本土企业和大环境政策不同步,日本政府也一直在推动独特的以不牺牲经济增长为前提的能源转型及气候战略。例如将氨能视作减排新救星,认为“氨经济”有机会改变能源行业的脱碳规则。
这一想法遭到其他大国批评,反对方认为日本给氨贴上低碳标签对净零转型没有实际意义。考虑到日本“氨脱碳”战略的战线长度,这意味着现有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能源体系面临延长使用的风险。如果日本想将自己定位为可靠且供应链友好的跨国合作伙伴,那么在迎合保护全球气候方面的努力就不该与主流背道而驰。(作者是稻垣加奈,李铭哲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