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中国,好像只有评选哪个省最没存在感的时候,安徽才有那么一点存在感。

存在感之低,让人一时不提其名就不会联想到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0多年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主题下,沿海开放、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只有安徽远远的站在聚光灯之外,茕茕孑立,踽踽独行,寂寞的守着江淮大地。

但与安徽的无名不同,本土的徽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最为光彩的一笔。

古往今来,安徽从来都不缺成功的商人、企业家。

这一点在中国汽车界最为突出。

细数中国汽车工业,这其中涌现出诸多杰出、成功的徽商企业家,他们占据了中国汽车的半壁江山。

蔚来、比亚迪、奇瑞、江淮、哪吒、汉马……这些徽商汽车品牌每一个都响当当。

不仅这样,国轩高科、阳光电源、巨一科技、伯特利等这些全国性知名的新能源配套企业也全都在安徽。

在当前新能源汽车竞争异常激烈,短短五年就有400家车企消失的情况下,安徽汽车依然傲立在中国汽车工业的潮头,这离不开无数徽商的拼搏。

徽商,真令人刮目相看。

中国汽车界的“淮军”

如果说马斯克是从全球的层面来扮演一条鲶鱼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激发了销售渠道的变革,开启了“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

那么放眼全中国,这个角色群体无疑是安徽人。

也就是在中国汽车界闯出一番天地的新时代汽车“淮军”。

这些安徽籍企业家在汽车领域正逐渐形成超强影响力,试图将中国汽车带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位置。

图为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图片来自于网络)

成名最耀眼的是王传福。

倘若时间能回到29年前,彼时的王传福做梦都想不到,自己的小作坊也能打败世界头号新能源汽车品牌特斯拉。

1994年的王传福在《国际电池行业动态》上看到消息:日本放弃传统的镍镉电池产业,嗅觉敏锐的他当机立断辞去比格电池总经理,扔掉“铁饭碗”,下海单干。

他在深圳成立了一家小作坊,专做电池,这个小作坊被命名“比亚迪”,没人会想到,这个名字日后将响彻全世界。

图为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图片来自于网络)

几乎在同一时间,巢湖人尹同跃接受了时任芜湖市副市长詹夏来的邀请,放弃在一汽的工作,南下回到家乡安徽。

他来到当时只有轻工业的芜湖,用市里面给的30万注册了公司,带着一伙人踏上了自主造车的道路,自此奇瑞成立。

安徽有了传统造车势力,但安徽造车之路绝不止步于此。

2014年,在奇瑞工作了16年的安徽桐城人方运舟选择离开奇瑞,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之路,他一边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后,一边创办哪吒汽车。

图为哪吒汽车创始人方运舟(图片来自于网络)

2022年1月,哪吒汽车官宣其第10万台量产车下线,实现了从第1台到第10万台的历史性突破,从一无所有到第10万辆车下线,方运舟只用了8年。

与方运舟一样,同年40岁的安庆人李斌在北京日趋严重的雾霾下抓住机遇创立了蔚来。

蔚来寓意着蔚蓝的天空终将到来,同时这也是李斌的第四次创业。

但相比于哪吒汽车,蔚来仅用了不到4年时间便顺利解锁了“20万辆量产车”的成就,成为首个产量突破20万的造车新势力。

闻名中国汽车界的“蔚小李”造车新势力格局正式形成。

当然,众多汽车玩家里,除了传统老将,还有一些是声名在外的互联网人。

与前几位相比,六安人余承东作为汽车行业的外来者,2022年一入场,就成为汽车界的话题王,其风头似乎都超过了几位新势力创始人。

图为余承东(图片来自于网络)

但在话题之余,华为以智选车模式合作的问界自2022年3月交付开始,有4个月销量破万,最终全年实现76180辆,这对刚上市的车型来说,已是佼佼者。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些安徽人,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和自己的家乡一样,一直是低调的存在,他们在创业前期没啥曝光度,但低调却有实力。

细数如今的中国汽车界,安徽势力占据了半壁江山,这些徽商企业纷纷抢占中国新能源汽车头部市场,让人们看到了安徽力量。

欲争中国,必不可忽视安徽

对于在这条新赛道上竞逐的“玩家”来说:

欲争世界,必争中国;

欲争中国,必不可忽视安徽。

如果要评选中国新能源汽车最亮眼的省份,非安徽莫属。

安徽本土有江淮和奇瑞两大汽车自主品牌,作为安徽省属企业,江淮独自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则比现在各家造车新势力要早得多。

图为江淮汽车(图片来自于网络)

江淮与奇瑞都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与应用推广的企业。

安徽造车历史很久,早在1964年,安徽就开始了造车。

靠着“东拼西凑”的设备和各方支援的技术人员,1968年安徽汽车工业史上第一辆车“江淮牌”汽车正式诞生,正式拉开了汽车大省建设的序幕。

上世纪90年代,合肥工业大学开始着手研发第一代纯电动轿车。

2002年,江淮汽车开始研制新能源汽车,成为国内最早涉足新能源汽车的车企之一。

2009年,合肥加入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工程,成为国内最早试水新能源汽车的城市之一。

这足以见得安徽在新能源汽车布局中下的功夫。

《问道徽商100人》了解到:今年1-4月,安徽全省汽车产量62.6万辆,同比增长28.9%,居全国第4位;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20万辆,同比增长46.3%,居全国第4位。

图为造车流水线(图片来自于网络)

更重要的是,安徽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到2025年,力争全省汽车产业产值超过万亿元。省内企业汽车生产规模超过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超过40%。

安徽汽车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既有本土政府的高瞻远瞩,更离不开各地徽商企业家们对家乡的积极扶持。

近几年安徽新能源汽车风头之盛、关注度之高得益于引进徽商企业蔚来和比亚迪。

2020年,合肥市政府在蔚来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果断出手,由地方国资平台合肥建投联手国投招商、安徽省高新投等战略投资者,向蔚来投资70亿元。

合肥的雪中送炭,带动资本市场对蔚来态度的逆转,蔚来股价飙升,销量也一路上涨。

图为蔚来第10万辆量产车下线(图片来自于网络)

2021年4月,蔚来第10万辆量产车正式下线。

同年,徽商企业比亚迪落户合肥。

据了解,比亚迪合肥基地一期、二期、三期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近2000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总产值不低于3000亿元,目前比亚迪三期竣工投产,总产量已超去年全年。

“现在差不多每50秒就下线一台车,比我们做一个烧饼的速度都要快。”下塘镇镇长许庆美感慨道。

比亚迪和蔚来这两家超级车企的落地,极大提升安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的产能和产业实力,这也吸引了世界汽车巨头——德国大众。

就在五月的最后一天,总投资近10亿欧元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落户合肥经开区,这也将成为大众在中国最大的科技和创新中心。

仅过两月,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宣布,旗下大众品牌将与中国车企小鹏汽车合作研发纯电动车型。

图为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发微博和大众携手(图片来自于网络)

随着大众中国第三极的崛起,未来中国汽车城市格局也许将彻底发生转变,合肥有望稳坐中国汽车城第一把交椅。

以江淮、奇瑞为代表的安徽本土自主品牌,以蔚来、比亚迪为代表的徽商车企,以大众(安徽)为代表的合资项目,共筑了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

现在,安徽已经构建起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三大主导方向的“一链三线”战略布局。

安徽人对自己的评价是,安徽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始终走在中国前列。

徽商,可不止仅仅造车

但仅仅造整车很难支撑起安徽强势的汽车产业。围绕整车,安徽同时也打造了一条完整的汽车配套产业链。

这其中最知名的包括巨一科技、阳光电源、国轩高科、中鼎控股等徽商企业。

位于合肥包河区的巨一科技,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电驱电控领域在国内名列前茅。

图为巨一科技的iEDS-4000FR集成式电驱动系统(图片来自于网络)

巨一科技创始人林巨广曾担任合肥工业大学汽车装备研究所所长,早年一边从事科研教学,一边担任行政职务,怀揣发展中国汽车装备制造的理想,林巨广选择下海创办巨一自动化设备公司。

2005年11月,巨一公司成立,安徽省科技厅即依托公司组建了“安徽省汽车自动化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经过十余年发展,巨一科技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提供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和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供应商,成为新能源汽车装备供应商最重要的成员之一。

同样是合肥工业大学出身的杭州人曹仁贤在1998年辞去了“铁饭碗”大学老师的职位,在合肥的一间小房子里创办了阳光电源。

2003年,阳光电源研制的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台光伏逆变器在上海成功并网发电,打破了SMA、施耐德、西门子等外国企业的垄断。

次年,曹仁贤顶住了所有反对之声,砍掉了当时最主要的现金流业务,集中公司资源发展光伏、风能等新能源产品。

他清晰地知道,阳光电源必须在新能源电源产业成为头部。

曹仁贤的速度很快,仅仅四年,阳光电源的光伏逆变器成功应用于北京奥运会的鸟巢场馆,成为当时的明星产品。

图为阳光电源(图片来自于网络)

2011年11月2日,阳光电源正式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新能源电源行业第一股”。此时的阳光电源,已是国内最大的光伏逆变器制造商、国内领先的风能变流器制造商。

阳光电源的市场越来越大,时至今日阳光电源已成为新能源发电领域的头部企业,市值超1500亿。

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国轩高科的李缜。

和曹仁贤不同,李缜是个土生土长的安徽人。

2005年李缜专门来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参观学习,得知当时学校正在研发磷酸铁锂的储能技术后,李缜便将注意力放在电池研究上。

在国家“863”计划和“十一五”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下,次年5月,李缜下定决心创办了国轩高科。

2010年1月,搭载国轩高科的合肥18路公交车正式开通运行,开启全球首条新能源公交线路,同年国轩高科和江淮联手,共同推出全国首批585辆纯电动轿车并在合肥示范运行,开启了中国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先河。

图为国轩高科(图片来自于网络)

2015年,A股市场迎来第一支动力电池股票,这支股票正是铁锂电池先驱者国轩高科。

一年后,52岁的李缜凭借140亿元财富登顶安徽富豪榜榜首。

仅仅9年,国轩高科从零到成为国内动力电池上市第一股,李缜也从一个农村出身的普通青年成为安徽首富。

……

安徽本土化的汽车配套产业链,反哺并推动了安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在声势浩大的新能源汽车革命滚滚浪潮中,一套完整的产业格局正在被构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风雨六十年,从1968年第一台2.5吨的“江淮”牌载货汽车顺利诞生,到如今位居全国第4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安徽汽车从未停止奔跑。

在这群徽商与安徽各地政府共同努力下,安徽汽车产业得以从一个小透明成长为中国汽车领域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存在。

这群天下徽商,在当今的中国打造了一只新时代的“汽车淮军”。

他们不仅在各自领域成为佼佼者,同时也占据了中国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产业的“半壁江山”,安徽得以从之前的“农业大省”发展成“制造业强省”。

图为徽商(图片来自于网络)

胡适曾用“徽骆驼”来比喻徽商,表达了徽商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的精神,许多徽商“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扰未厌焉。”

正是这种开拓进取、矢志不渝、百折不回的勇气和经历,造就了徽商数百年的辉煌,也造就了如今中国汽车的安徽力量。

当前,安徽明确提出,坚持把汽车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强省,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度重视,这对安徽未来的汽车品牌、市场占有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汽车行业,安徽人成为主流叙事才刚刚开始。

在技术更迭飞速的时代,我们有理由期待这个巨大的行业里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徽商人物——他们最终能带领中国汽车走向世界之巅。

“庸者谋事,智者谋局”。成大事者必先谋局,然后适时而动。

在每一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来临时,能够紧紧抓住机会,傲立在浪潮之巅的人、群体、甚至是国家,总能顺势而为,成就一番大业。

面对汽车产业大变革的浪潮汹涌而至,徽商将如何逐浪而起、乘势而上?

且拭目以待。

势赞传媒全媒体中心原创出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