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现在对未来充满了期望,我非常开心,自己吃一点小苦,换来对方的一次新生,这很值得。”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全国第15332例、湖北第57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武汉市城管执法委队员胡新康,收到了一封来自受捐骨髓小伙的手写感谢信,让他十分触动。
十几年前,大学毕业的胡新康光荣参军。部队服役时,一腔热血的他,加入了献血队伍。
2018年转业后,胡新康成为武汉市的一名城管执法队员。这年8月,当他去无偿义务献血时,通过志愿者介绍得知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性,当即多留了一管血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资料图)
“对我来说,献血只是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但对患者而言,也许就是活下去的希望。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如此被需要,能够帮助到别人特别有意义。”每当收到血库的短信,胡新康都十分开心。
今年2月,胡新康接到了湖北省红十字会的电话,他和一位重庆的白血病患者初步配型相合,可能成为挽救这位患者生命的捐献者。
收到消息后,胡新康有些激动,“没想到几十万分之一的概率被自己遇到,能够救其他人的生命,自己很幸运。”当天回去就和妻子商量此事。
胡新康的爱人是一名护士,她深知移植造血干细胞是患者最后的希望,便毫不犹豫同意丈夫进行捐献。“她不仅十分支持我,还查阅了很多资料,告诉我这个事儿很安全,对捐献者身体没什么影响,我就更放心了。”胡新康说。
随后他积极配合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完成了高分辨配型和捐献前体检,所有指标均符合捐献要求。捐献前,他还主动调整生活作息、积极运动、改善生活习惯,希望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救人这场行动中来。
“捐献造血干细胞和平时献血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过程略微复杂一点,我基本没有任何不适感,一切都挺好的。”5月31日,胡新康在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经过6个多小时的造血干细胞采集,30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汇集到采集袋中。
然而,3个多小时后,他再次接到电话,患者身高1.92米,体重较重,还需要胡新康再次捐献造血干细胞,以确保手术成功。
“只要需要,我没问题。”胡新康再次撸起袖子,捐献了108毫升造血干细胞。这些珍贵的“生命之种”,当即被送往患者的手术台上。
“能够挽救一个生命,是一件幸运而又光荣的事情,希望远方未曾谋面的患者能够早日康复。”胡新康说,造血干细胞捐献与人们传统印象里的骨穿截然不同。希望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知识,加入中华骨髓库大家庭。
这次捐献造血干细胞,胡新康没有瞒着儿子,而是特意让他全程陪同,给他上了一堂生动的生命教育课,“言传不如身教,只希望他将来做一个快乐、善良的人,这样就够了。”
“胡新康虽然是城管的一个新兵,但他善于钻研,很快胜任了环卫设施管理工作,他负责协调推进全市规划的10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及行政审批工作,为武汉在今年内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武汉城管执法委一级调研员李宏清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洁 通讯员 金辉 肖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