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光正 通讯员 李竹 实习生 任泉灵
(资料图片)
近日,武汉市救助管理站联合长江新区谌家矶街道幸福社区举办宣传活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现场了解到两个帮助困难群众的故事,感人至深。
守护“流浪孕妇”平安诞下女婴
今年5月5日凌晨,宁静的夜晚被嘹亮的婴儿啼哭声打破,一个新生命在武汉救助人的接力护航下呱呱坠地,武汉救助史上“最小受助人”就此诞生。
婴儿的母亲前一天被护送到武汉市救助管理站,第二天凌晨孩子就出生了。她是谁?从哪里来?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原来,在5月4日中午,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区分局站前所将一名孕妇护送至武汉市救助管理站。据护送民警介绍,该孕妇名叫阿菊(化名),湖南常德人,无钱返乡遂向民警求助。“考虑到受助人是孕妇,且已至孕晚期,情况特殊,站领导十分重视她的安全与健康状况。特别安排驻站医生密切关注其各项身体指标,并指派工作人员‘多对一’贴身陪护照料。”武汉市救助管理站服务管理科职工苏梦婷说。
给阿菊办理好入站手续后,工作人员精心为她安排好食宿,并在取得其同意后,打算下午陪同她前往医院进行产检。午饭过后,阿菊腹部突感阵痛,工作人员一边安抚其紧张情绪,一边协调驻站医生帮助了解查看,分析孕妇有临产症状后,立即拨打“120”送医。同时,派出两名工作人员随车前往医院陪伴待产,随时向站领导汇报生产情况。
阿菊入院待产期间,武汉市救助管理站经多方联系了解到,阿菊父母均已亡故,离异后独身多年,孩子父亲身份不明。5月5日凌晨,阿菊在医院顺利诞下一名6斤重的女婴。考虑到她只身一人在汉无亲无故、产后虚弱需要补充营养,6日一大早,武汉市救助管理站服务管理科职工付巧玲、吕丽娜便带着亲手制作的营养月子餐,及科室员工自发捐款购买的母婴用品,前往医院慰问探望母女二人。“目前母女健康状况良好,考虑到阿菊的返乡意愿十分强烈,待她们身体条件允许后,我们会视情况及时将其护送返乡。”该站服务管理科科长方林说。
护送困境夫妇返乡
今年3月23日,武汉市江汉区水塔街派出所致电武汉市救助管理站,称一对街遇困夫妻需要帮助护送返乡。接到求助电话后,武汉市救助管理站立即派出救助车辆赶赴现场。
半小时后,5名救助工作者抵达现场,只见水塔街派出所门前,一个瘦弱矮小、容颜苍老的男子拉着一张移动床,床上躺着一个全身瘫痪的女人,床围上挂着一个扩音器、贴着一张付款码,男子十分激动、对民警大喊大叫,对立情绪强烈。工作人员见状,立马上前劝说男子,安抚他的情绪,向他承诺一定尽最大所能帮他解决问题。
男子情绪平复后告诉工作人员,她姓张,今年已66岁,是湖北鄂州人,躺在床上的是她瘫痪多年的妻子,两个人无依无靠,以行乞为生;清明节快到了,他和妻子已经多年没有回过鄂州老家了,想回去祭奠先人,但没有路费,并且把妻子那硕大的移动床带回老家也是个大难题。交谈过程中,工作人员了解到张爹爹还未吃午饭,急忙为他买来一份热腾腾的生煎包、递上一瓶矿泉水,让他边吃边聊。
护送遇困群众返乡是救助站的应尽职责,张爹爹夫妇的返乡愿望当即便可以实现。但救助专用车辆的空间有限,无法将移动床装下,可怎么办呢?工作人员向周围群众借来卷尺,量好移动床尺寸,临时调来一辆客货两用的小货车,以解决搬运移动床的难题。挂着幸福的笑容,张爹爹夫妇满心欢喜地踏上了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