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田佩雯 通讯员 陈欣
3年前的夏天,胡洋从武汉工程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毕业,就来到鄂西北大山深处的矿山工作。经过3年磨砺,胡洋已迅速成长为公司技术部副主任,负责公司科技管理、选矿厂筹建等工作,为当地开发利用中低品位磷矿、提高磷矿资源利用率贡献力量。
保康县马桥镇尧治河村地处鄂西北高寒山区,“山大梁子多,出门就爬坡”“四月雪、八月霜”是这里环境的真实写照。2020年8月,刚刚硕士毕业的胡洋通过襄阳市紧缺专业人才引进,正式成为湖北尧治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员。具有过硬专业背景,胡洋本可以选择在大城市的设计院、央企和上市公司找一份工作,但他偏偏选择去偏远的地方就业。对此,胡洋的母亲并不理解。
为了让家人放心,胡洋开车四五个小时把母亲和舅舅从枝江接到尧治河村,带他们参观当地的中国磷矿博物馆,感受这个大山深处的偏僻小村对转型发展的渴望。
“当然也有过忐忑不安的时候。”也许多年以后,胡洋会想起带着母亲来到尧治河的那个下午,大山苍茫,道路崎岖,但是一颗炽热的心,由此扎下了根。
胡洋说,来之前曾对尧治河村做过一番了解,这里在村党委书记孙开林的带领下,从一无所有,到人人住洋房,一跃脱贫致富,这样的奋斗精神深深激励着他。此时的尧治河村面临着管理、技术滞后,人才短缺的问题,但这也更加坚定了胡洋去往尧治河的决心。胡洋坦言,自己有些理想主义,既然是学矿的,自然要把专业特长应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来到尧治河后,胡洋马不停蹄开始熟悉工作。“我能做些什么?”“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在校期间,在导师何东升教授的带领下,胡洋接受了严谨的科研训练,能够从较为前沿的角度考虑实际工程问题。加盟湖北尧治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后,胡洋带着一箩筐疑问,每天乘皮卡车到山顶的矿洞,跟着矿山负责技术的工程师深入矿井排查安全隐患,查看开采情况。
不久后,细心的胡洋发现,尧治河村拥有得天独厚的磷矿石资源,但由于没有选矿条件,一些低品位的磷矿因矿石品位低而滞销长期堆积在配矿场,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导致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为此,胡洋主动前往附近的白竹矿区进行选矿调研,利用下班时间去其他矿产企业走访观摩,了解同地区其他公司的选矿工艺,耗时两个月整理出一份《保康县白竹磷矿区相关生产单位选矿现状调研报告》,为矿石资源利用最大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通过选矿,可以显著提高磷矿石品位,减少运输费用,低品位的贫矿石也能得到经济利用,使资源利用最大化,这些低品位矿石至少可增加50%的收益。”胡洋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
参加工作以后,胡洋仍与母校和导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他的牵线搭桥之下,学校与尧化股份开展了深入产学研合作,联合进行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何东升介绍,保康正处于磷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正在通过科技创新、人才引进,让矿区走上智慧、绿色发展之路,虽然当下条件艰苦,但未来发展是一片“蓝海”,“20多年来,学校培养成千上万毕业生去往新疆、青海等偏远地方就业,希望有更多毕业生能够发挥所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