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周德亮(右二)带队到南郊办事处柳树淌社区开展工作 通讯员供图
周德亮父母居住的老房子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周萍英
(相关资料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 陈勇 通讯员 聂峥 王琴
没有一句遗言,周德亮的突然离世,让知道他的人无不震惊。人好,有念。他的同事、亲友、服务对象,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十分惋惜。大家说,周德亮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
村支书
为村里出谋划策不遗余力
2023年7月30日,周志东的电话那头,传来轰隆隆的机器声。此刻,周志东所处的丰碑产业园一期项目桩基工程已收尾,年底前便可建成。
这是周德亮生前义务帮忙规划设计的项目。
周志东是周德亮的堂弟,也是周德亮的老家随州市随县淅河镇碑岗村的党支部书记。他说,村里人都为堂哥的离世惋惜,“从村里走出去的处级干部不多,热心为村里出谋划策并出力的,他是头一个。”
2018年,正值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开局年,在外创业小有成就的周志东被村里人请了回来。他第一个想到的是找堂哥,想让他所在的单位对口包保碑岗村。周德亮爽快答应下来,表示村里情况他熟,对村里定位和发展他有思路。可惜,对口包保因种种原因没能实现。
此后,周志东又找到周德亮给村化工企业配套建产业园做规划设计。周德亮很欣喜,说这是村里的大好事,乐意参与规划设计并协调相关部门做方案。就这样,前期规划方案手续一路畅通。就在6月份,周德亮去世后的一个多月后,项目正式开工。
村民
资助特困学生读完大学
“这条路都是他帮村里修的。”近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周德亮出生的村里,一条两三米宽的水泥路连接着各家各户。村委会副主任周德保说,周德亮没架子,大家都爱跟他打交道;但他又很讲原则,有些事拒绝了村民,招来一些怨言。但政策范围内的,周德亮总想着村里,这条路就是他帮着争取政策跑下来的。
村道边,有一座红砖瓦房院落,窗框里没有玻璃,白墙基本脱落完,门口屋檐下裂开一道1米多长的裂痕。这就是周德亮85岁的老父亲和78岁的老母亲生活的地方,也是他上学之前生活的地方。
周德亮当年种下的三棵杨树矗立在门口,已有一抱粗、三层楼高。树叶沙沙,似在念叨主人的一生。
“本来是一层平房,年久漏水无法住人才加盖了半层。”院子里,三间房上的第二层明显矮了一截。周德保说:“以他的关系,想盖一层找人批,应该也不难,但他讲原则,哪怕自己父母的房子都不愿违反规定。”
周德亮的好,在武汉创业的叶海涛有感受。今年37岁的他,高二时父亲中风偏瘫,一家人陷入困顿。这时候,从村里走出在事业单位上班的“亮舅舅”回村了,得知他家情况后,提着大包小包来看望,临走还掏光身上的钱,让姐弟俩安心读书,学费他来想办法。
从那年开始,直到大学毕业,他和姐姐每到开学便会收到“亮舅舅”的资助。“具体数额记不清了,除了开学,平时也会去我家看我爸妈,送东西给钱。”叶海涛说,记忆中“亮舅舅”工资也不高,每次来拿个千儿八百的。如今,姐姐已成为教师,叶海涛在武汉创业。“对亮舅舅的恩情一直铭记在心,他帮我们一家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他说。
同学
欠你的人情这辈子没法还
4月23日下午,周德亮遗体告别仪式在随州市曾都区殡仪馆举行,近200名生前同事、好友冒雨前来送别。一名男子看到躺在棺椁中的周德亮,呜咽道:“我欠你的人情这辈子都没法还了啊!”
何贤召是周德亮的同学,他说,那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孩子没钱上学,向周德亮借了700元。当时周德亮刚参加工作不久,一个月工资也只几百元。后来,家里情况一直不太好,钱没还,周德亮也从来不提。出殡那天,他抑制不住自责,当着周德亮的面,说出了憋在心底许久的话。
何干军比周德亮大一岁,两人是同村发小,也是小学、初中同学。初中时,周德亮是班上的学习委员。他们上午上学,下午劳动,挣半个工分。在何干军印象中,周德亮很聪明,喜欢打篮球。“我们半天完不成的作业,他打完球一下就做完了。让大家很是佩服。”
后来,班上只周德亮一人考上了县城重点中学,后来又到武汉上学。而何干军则去当了兵。退伍后,何干军回到村里成了农民,去找在县里上班的周德亮,他仍然很热情。“印象中有一次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去找他,他带我们在食堂吃饭,热闹得很。从没嫌弃我们是农民。”
他提及,周德亮原本不抽烟,后来工作压力太大,才开始抽上了。周德亮常跟他谈心:“我这位子不好搞,农村出来的干部,要珍惜工作干出成绩。”
同事
绘图怕滴汗手臂绑毛巾
“下班了该吃饭了。”
“有点赶啊不加班搞不完。”
“吃饭怎么搞?”
“有泡面。”
副局长戴新华和周德亮的办公室仅隔一间房。周德亮生前经常为了抢进度加班,下班了戴新华总要和周德亮来这么一段对话。
现在路过他的办公室,戴新华总忍不住瞅一瞅。“无论好办不好办,真诚平等交流。没有架子。做事专业认真。”戴新华说,周德亮作为局领导管的事情特别多,有些事情稍微往后推一推也是可以的,但周德亮从不拖延。
周德亮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逐渐成长为领导干部,和张忠伟的成长路径几乎同步。张忠伟身为局党组成员、总规划师,两人年轻时就互相较着劲一路比拼一起进步。“我专业基础比他好点,考试都是一次过,他跨专业,考注册建筑师、注册规划师,又考岩土工程师。让我很佩服。有时一次没过继续考,很有一股劲。”张忠伟说。
他还记得早年前和周德亮一起画图时的情景。以前办公室没有空调,需要用丁字尺、三角板、针管笔等描图纸。三伏天太热,往往一滴汗下去整张图纸就废了,于是,他们将两三条毛巾垫在手臂下绘图。“条件虽然苦,但大家浑身都是干工作的激情!”他怀念道。
全秀智是随州市自规局用途管制科工作人员,他和周德亮共事30年。2014年前后,在随州市高新区那段时间,因工作和周德亮打交道最多。“周德亮经常把事情记在本子上,总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今,他也养成了这个习惯。
“话没出口满脸堆笑”“没有领导架子对谁都和气”“亲力亲为下现场,从不穿皮鞋,常年一双运动鞋”……大家回忆着这位让人尊敬的好同事的点点滴滴。
企业
办业务越来越方便快捷
王英并不认识周德亮,直到众人提及,她才知道,对其所在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并使其成为随州市“带押过户”业务第一人的幕后功臣就是周德亮。
王英是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湖北裕国菇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人员。2022年6月,公司收购农户香菇,急需要2000万元现金。当时公司资金有点周转不畅,想把厂房卖了,已经和买方谈好了相关事项,但问题是,资产已抵押给了银行,如果银行不解押,按照当时的政策,无法将产权转移到买方。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王英向随州市不动产中心求助。“领导接待了,我也不认识。”没想到,当天下午,不动产中心就将银行和买卖双方召集到一起协商。当天晚上六七时,王英接到回复说审核通过。第二天,产权人变更顺利进行。
原来,随州“带押过户”是周德亮提出,并推动实施的。他是分管营商环境的责任领导,就是他接待了王英。
“点赞这样的领导,这样的改革勇气和办事效率。”王英说,她从事财务工作20多年,为所工作的企业跟政府部门打交道很多年,感觉办业务从来没有像那一次快捷、方便。而这次意外地成为随州市“带押过户”业务第一家企业,给企业解了燃眉之急,也让企业在当地经营发展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