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业态经济的迅猛发展,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兴领域就业群体队伍日益壮大。为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加大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力度,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连月来,鹤峰县容美镇白鹤井社区多措并举,通过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事,把社会的温暖和党组织的关怀送到了新就业群体的心坎儿上,用心用情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帮助,全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资料图】
惠“新”聚力打造暖“新”阵地
“驿站里不仅有空调,还有饮水机,手机没电了还能免费充电,感觉非常温馨。”近日,在鹤峰县白鹤井社区爱心驿站,快递员汪银刚正在休息。在这个“爱心驿站”里,空调、冰箱、微波炉、饮水机、急救药箱等设施一应俱全。
为切实解决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饮水难、吃饭难、休息难、如厕难等实际问题,白鹤井社区充分发挥党群阵地设备完善、管理科学、贴近群众的优势,开放各种功能场所,将社区党群阵地打造成新就业群体日常活动场所。
“累了有沙发,渴了有热水,天热有空调,天冷有烤火炉,还贴心地给我们准备了按摩椅、微波炉和各种药品,到了这里就像回家了一样。”正在“骑手之家”休息的外卖小哥毛勇开心地说。
让城市更温暖、让服务更贴近、让新就业群体和城市一线工作者真正融入城市,感受党委政府的关爱,是“新”阵地的宗旨。截至目前,白鹤井社区已建立3个暖心驿站,日均服务50余人次,为新就业群体建起一个“家”。
“我们将进一步拓展和优化服务,开展更多有温度的‘暖心行动’,让新就业群体在共享发展成果的同时,不断提升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白鹤井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为了维护新就业群体的合法权益,促进和改善他们的生活、休息、文体活动及困难帮扶、送温暖、关爱互助等工作,今年8月3日,白鹤井社区成立了鹤峰县首个零工联合工会,共有12位外卖小哥和2名网络直播工作者加入其中。
鹤峰县零工联合工会将积极向新就业群体提供法律咨询、维权帮扶等服务,开展众多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让更多的新就业群体感受到工会“娘家人”的温暖。
齐心聚爱提供暖“新”服务
精准问需,了解新就业群体的诉求,是提供贴心服务的前提。为了给奋战在烈日酷暑、坚守岗位一线的新兴领域就业群体送上一份清凉与关怀,近日,鹤峰县委组织部、容美镇联合容米社工、义工协会在白鹤井社区开展“清凉一夏·与爱同行”关爱外卖骑手和快递员活动。
活动中,工作人员为奔波了一天的外卖骑手、快递小哥们送上了风油精、藿香正气液、小毛巾等“清凉物品”,还贴心准备了清凉可口的绿豆汤。
“通过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事,把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将党的关怀传递给新就业群体,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融入感。”容美镇组织干事李慧表示。
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外卖员、快递员常因工作繁忙,陪伴孩子的时间非常少。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容美镇白鹤井社区红橙志愿服务队联合“容米社工”通过开展守护“候鸟”志愿服务活动,在周末和寒暑假开设“第二课堂”,带孩子们参加各种户外集体活动,大大增强了新就业群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此外,鹤峰县容美镇政府联合白鹤井社区、鹤峰县妇女联合会、鹤峰县红十字会、容美镇卫生院、容美镇司法所、邮储银行鹤峰分行以及爱心商家开展了以“凝‘新’聚力 ‘骑’乐融融”为主题的庆“六一”活动,邀请了30多名骑手和子女参加。活动设置了法律知识宣传、义诊、义剪、绘画等环节,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到了城市的温暖和对个人身份的尊重。
今年5月,白鹤井社区的“幸福食堂”也向新就业群体正式开放。
“这里的自助快餐花样多、味道好,可以随意添加饭菜,我们吃得好、吃得饱。虽然身在路上,但感觉‘家’在身旁。”正在食堂就餐的外卖骑手张恒说,整日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风里来,雨里去,有时候饿了就蹲在路边随便吃点东西。有了幸福食堂,可以吃上价廉物美的可口饭菜,非常方便。
与“新”同行共创暖“新”社区
为了调动骑手们参与城市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区组织骑手们成立了“白鹤骑士”志愿服务队。目前,已有34名骑手加入了志愿服务队。
“今后我将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环境整治、助老爱幼、安全隐患排查等活动中去,践行文明行为,参与社区治理,真正做到生活在社区、工作在社区、奉献在社区。”骑手志愿者覃文奎说。
白鹤井社区积极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疫情防控、交通指挥、文明城市创建、护河治水等志愿服务活动,帮助新就业群体更好融入社会基层治理,有效提升新就业群体对社区建设的参与感和积极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社区还建立了先锋骑手积分兑换机制,根据骑手志愿者日常参与志愿服务情况给予对应的积分,通过积分兑换各种奖励(包括粮油、食品、饮品等生活用品),形成了双向良性的服务运转机制,构建了新就业群体“服务圈”和“共治圈”。
“我们希望引导新就业群体通过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的方式换取积分,通过这种激励机制调动他们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白鹤井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下一步,白鹤井社区将不断深耕对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和关爱工作,紧贴他们的实际需求,进一步优化服务体系和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品质,不断提升他们的“安全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刘丽华 寇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