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以来,肯德基、星巴克、喜茶、必胜客、雀巢、百草味、嘉吉等多家餐饮食品企业纷纷入局人造肉“赛道”。企业为何如此青睐人造肉?人造肉发展前景如何?

巨头纷纷试水 植物肉赛道开启

2019年5月2日,被称为“人造肉第一股”的Beyond Meat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当天便暴涨163%。此后,人造肉概念逐步引起了国内外资本和市场的关注。

除了人造肉生产企业、食品生产商之外,传统肉类公司也通过投资等方式进入该行业,包括雀巢、嘉吉、荷美食品、JBS和泰森食品等巨头。

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秘书长薛岩曾表示,自Beyond Meat上市后,中国国内平均每月都有3-4个同类新公司注册,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和东南沿海地区。

去年10月,金华火腿生产公司金字火腿与美国科研公司杜邦合作生产“人造肉”产品在网上销售,引起广泛热议,随后该公司股价在6个交易日内5次涨停,公司市值飙升23亿元。

据中国网财经观察,今年上半年是国内植物肉产品“出世”的一个小高潮,肯德基、星巴克、湾仔码头等知名公司纷纷上市植物肉相关产品。

4月20日,肯德基宣布推出新品“植培黄金鸡块”;4月21日,星巴克宣布推出基于植物蛋白的“人造肉”午餐菜单;4月24日,“诸老大”推出植物肉粽子;5月11日,百草味上线预售“人造肉”系列新品“万物植得-龙腾粽”;5月14日,湾仔码头推出植物肉水饺;5月18日,喜茶与国内人造肉品牌星期零联合推出“未来肉芝士堡”;6月30日,嘉吉公司正式在中国市场推出植物肉品牌“植启”,包含植物鸡肉块和植物牛肉饼两款产品......

企业为何如此青睐人造肉?概念大火前景广阔

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赛道,人造肉时代要来了吗?企业又为何如此青睐人造肉?

实际上,人造肉分为两种,一是“植物肉”,从豌豆、大豆、小麦中提取植物蛋白生产各种模拟肉类产品,简单点说就是做成肉类口感的豆制品;另一类是“细胞培植肉”,将动物的干细胞置于培养皿中,依托支架和培养液,让细胞不断增殖,最后变成肉。

目前流行在市场上的大多是“植物肉”。

根据MarketsandMarkets的研究数据,预计到2023年,全球肉类替代品市场规模将达到64.3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的肉类替代品市场规模增速最快。2019年全球植物性人造肉市场规模约121亿美元,预计将以每年约15.0%的增长率增长,到2025年或将达279亿美元。

兴业证券指出,素食、健康、环保等因素共同推动人造肉市场快速发展。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中国网财经,从未来发展战略来说,人造肉一定是刚需品类,因为它突破了时间,空间,水、土壤、空气等资源限制。量产成功的话,可以有效避免鸡瘟、猪瘟、牛瘟、羊瘟等风险。所以综合考虑环保、资源、风险,政策端对于人造肉发展也必将非常积极的。

谈到企业为何青睐人造肉,中国网财经采访了全球食品及农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嘉吉蛋白中国董事总经理陈冕,他指出,在未来30年,随着世界人口的上升,蛋白的需求量会有70%的上涨,如果单单靠动物蛋白或其中某一类蛋白可能没办法完全填补这个缺口,所以植物基蛋白或者其他代替性蛋白要为以后的需要作补充。

关于“植物肉”的未来的市场发展,陈冕表示,虽然我不认为替代性肉类完全能够替代动物蛋白,但保守估计,植物基蛋白将占所有肉类消费市场里面超过5%的份额,是完全可能的。

价格稍贵认知暂缺 市场尚处“尝鲜”阶段

虽然诸多人造肉产品已经陆续上市,但是有多少消费者愿意为其买单,仍然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家住北京朝阳的小晶告诉中国网财经,只是听说过人造肉,但还没有尝试过,如果有机会在店里遇到,可能会买来尝鲜。

中国网财经采访多位民众,得到的答复大多一致,受访者多表示愿意尝鲜,但是否愿意长期购买,还要考虑价格、口味等因素。

从口味来看,目前市场上的产品有些已经非常成熟,与正常的肉制产品区别不大。而从价格上看,中国网财经查询多家品牌发现,人造肉产品普遍贵于正常肉制产品,在价格方面并无优势。

嘉吉蛋白中国高级品牌经理陶晓芸告诉中国网财经,嘉吉目前推出的产品的优点是没有胆固醇、反脂肪酸,整体来讲主要是针对有兴趣度、轻食习惯、追求更高品质的人群。

朱丹蓬指出,人造肉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来说,还只是一个尝鲜的阶段,还没有到认知阶段。从标准来讲,人造肉行业还没有国标,也没有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目前更多的是企业标准,还未成熟。

MarketsandMarkets研究认为,由于饮食习惯受文化、宗教、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中国消费者可能较难改变传统饮食习惯,造成“人造肉”类食品推广较慢。短期内这种“新生代食品”不会完全取代肉类产品,“改变消费者食谱”的可能性会更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