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凭借一支支不起眼的小粉笔,养活了几代人,产销占据全国85%以上的市场份额,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中华粉笔第一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月中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蹲点调研,试图破译这个传统产业生生不息的创新密码——

因地制宜,贫困村兴起“粉笔产业”

走进刘垸村,村民房前屋后的架子上晾晒着五颜六色的粉笔,仿佛走进了彩色王国。

刘垸村与粉笔结缘,要从上世纪50年代说起。

其时,贫瘠的刘垸村办起了扫盲夜校。没有黑板、粉笔,大家用黑漆涂在木板上,再用石膏做的白色“浆把子”在上面写字。

所谓“浆把子”,是用石膏制作“浆把”,再用糙米将其“加白”。“浆把子”的制作工艺与粉笔相似,但它比粉笔粗糙许多。

1958年,村民刘寿山在南京跑业务途中,无意中看到了用“浆把子”制作粉笔的全过程,便把这个技术带回村里,带着大家一起生产粉笔。

石膏是制作粉笔的主要原料。素有“膏都盐海”之称的应城,有400多年的石膏开采历史。纤维石膏储量、品位居全国之冠。

村支书刘汉涛介绍:“起初,生产工艺非常简陋。一袋膏粉和配料,一个塑料模具,一次只能制作35根粉笔。”

后来,村民不断地改良创新,如用竹筒制作粉笔;除了白色,还做出了彩色粉笔。不断推陈出新,刘垸村的粉笔越来越受欢迎。

生产线上,58岁的村民刘先平正在现场制作粉笔。配料、点浆、搅拌、倒模、铸型,5分钟后,一铜模860支粉笔制成,平摊到层架上晾晒。抹了一下脸上的汗珠,刘先平说:“制作粉笔像做豆腐,要力气,也要技巧。”

几十年来,刘垸村各家各户自产自销。有的挑着担子、拉着板车到周边地区兜售;有的为上海、广东等地客户贴牌生产。

在粉笔产业最繁荣的时期,村里1000多户村民,80%以上都在从事粉笔产业,还带动了周边村超过3000户村民参与进来。

“触网”破圈,刘垸粉笔卖到联合国

就在村民以为可以一直赚“安稳钱”时,危机出现了。

2000年前后开始,由于市场趋于饱和,刘垸村的粉笔销量逐年下降,甚至出现滞销。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粉笔成了“夕阳产业”。

刘垸村出路在哪里?粉笔产业还有没有未来?乌云笼罩在每个村民的心头。

一个年轻人带来一股新风,驱散了乌云。

1982年在刘垸村出生的刘小锋,大学毕业后在深圳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就职。凭着对互联网的敏锐直觉,他在网上宣传、推广刘垸粉笔。

2006年,刘小锋辞掉工作,带着一台电脑和一颗想要振兴家乡粉笔产业的心回到刘垸村,和哥哥刘大锋一起创立了刘垸粉笔有限责任公司。

村里人习惯了当面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认为他的想法“不靠谱”;父母也认为他不务正业,和他吵了很多次。

刘小锋顶着巨大的压力,每天要在网上工作近20小时,在各种交易网站上发布刘垸粉笔信息,跟全国各地的客户聊产品、寄样品。

事情终于迎来了转机:外省某教育局慕名前来预订了10万元的教学用粉笔;美国客商通过阿里巴巴网站预订了160万美元的鸡蛋型粉笔。

量太大,公司无法独自完成,他请村民一起干,村民半信半疑,他就跟村民签协议、付定金,打消村民的顾虑。

从阿里巴巴、淘宝,到抖音、拼多多,刘小锋将电商做得风生水起,粉笔卖进沃尔玛,还卖到了联合国。目前,村民生产的粉笔很多都通过他的电商平台销售,他的公司去年销售额达到了1000多万元。

像刘小锋一样,大学生刘刚、刘进辉、刘杰等纷纷回村,利用互联网销售家乡的粉笔。

刘垸村改变了各户自产自销的传统模式,摸索出了“公司+产户”的产业模式。同时,与粉笔相关联的模具厂、包装厂、印刷厂、运输公司等也发展起来,一条全新的粉笔产业链应运而生。

点“石”成金,粉笔能写还能玩

进入新时代,越来越多的黑板被白板和电子投影仪替代,粉笔产业再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墨守成规只会让粉笔产业停滞不前,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刘小锋说,公司研制硅胶模具,不断开发新产品,还开了新厂,注册了文华商标,主攻国外市场。

他拿起一盒碳酸钙无尘粉笔说:“按国际标准生产,一盒卖10美元,利润是普通教学粉笔的10多倍。像这样的新产品,公司有几百种,九成产品卖到了国外。”

在刘小锋、李俊在等大户的带领下,刘垸村已开发出智能玩具型、知识运用型、灭虫杀菌型、玩具卡通型、竞技运动型等五大类300多种粉笔,广泛应用于教育、娱乐、工业等领域。

为把粉笔产业做得更大更强,应城市于2021年成立了粉笔行业协会,引导企业统一采购原料、协力开发新品、合力开拓市场。目前,会员企业达150多家,从业人员4000多人,产品畅销100多个国家,年创收5亿元。

未来的刘垸村,还会玩出什么花样来?

“不仅要卖粉笔,更要努力挖掘‘粉笔村’的文化魅力,卖文旅融合产品!”展望未来,“刘小锋”们期待满满。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陶忠辉 方桐 通讯员 王琦 冯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