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得纳米科技(黄石)有限公司无尘车间,工人赶制显示屏订单。 (薛婷 摄)

黄石锐科激光器智能制造基地,员工正在赶制各类激光器及核心器件。 (薛婷 摄)


(相关资料图)

光电子信息产业,是我省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的首位产业,也是黄石市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2022年,黄石光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307.94亿元,同比增长103%,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12%,跃升为黄石工业经济第三大主导产业,已形成以PCB为标志,涵盖激光、光通信、新型显示、智能终端、集成电路等多领域的特色产业,成为全省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重要组成部分。

围绕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目标定位,黄石推动光电子信息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打好产业基础高端化、产业链条现代化攻坚战,主动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承接武汉产业配套,推动光电子信息制造业向集群化、链条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构建光电子信息产业体系,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编制“双链”工作路线图

对标全省“51020”产业体系,统筹黄石“1133”产业体系,该市出台推进产业链供应链链长制(简称“双链”)实施方案,将四大优势产业集群细分为10条产业链供应链,推动主导产业链供应链加速发展,构建新型现代产业体系。

“双链”工作方案明确了思路、目标和措施,细化13条具体任务,实施五大行动:企业强基、项目攻坚、创新提升、双链协同推进、要素保障等。通过完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大政策支持、强化督办考核,实现“五新”目标:链主实力迈向新台阶、链条延伸取得新成效、链企融合实现新突破、链创驱动激发新活力、链态优化呈现新气象。

链长制实施后,在市级链长带领下,各牵头部门和成员单位统筹联动、积极作为,完成撰写产业链调研报告、编制技术路线图、组建专家咨询库等基础性工作。作为黄石战略新兴产业的首位产业,光电子信息产业链供应链链长由市委书记郄英才担任,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黄石市创新发展中心,中心联合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和湖北江城实验室,对全市光电子信息产业“双链”情况深度调研,走访链上重点企业,收集产业最新资料,编制光电子信息产业链供应链“五图、三库、两清单、一报告”,成为指导“双链”工作的路线图。

郄英才说,黄石光电子信息产业是全省的重点产业集群,同时也是黄石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省政府发布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三年行动方案,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将形成万亿级光电子信息产业走廊。黄石的光电子信息产业是全省光电子信息产业和“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一定要聚力攻坚,做大做强做优。

深度嵌入武汉光电子产业链

武汉市,全省光电子信息产业龙头,在全国乃至全球光通信领域拥有重要地位。全球23%的光纤光缆、10%的光电器件产自武汉,生产了全球约两成的柔性显示面板、三成的微型计算机,是全国最大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和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

光谷科创大走廊,向东直达黄石港。距武汉光谷不足50公里的黄石,聚集“光芯屏端网”光电子信息规模以上企业近百家。2022年,产值过亿元企业26家。其中,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10家、过100亿元企业1家。

以武汉新芯、光迅科技等龙头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以中国信科、华为研究所为代表的光通信领域;以华工激光、帝尔激光为龙头的激光企业;以京东方、华星光电为代表的新型显示领域;以联想、海康威视为代表的智能终端,以其强大的辐射力,带动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的光电子信息产业迅猛发展。

黄石,在“光”领域,锐科激光、联明电源、众大电子等加速布局光通信和激光产业;在“芯”领域,晶芯半导体、欣益兴电子等发展集成电路上游晶圆及下游封测产业;在“板”领域,拥有沪士电子、超颖电子、欣益兴电子等全球PCB五十强企业3家,广合科技、上达电子等全国电子电路百强企业17家;在“屏”领域,联新显示、赫得纳米等企业补全液晶产业链;在“端”领域,闻泰科技、天玑智谷发展智能终端,带动产业链不断延伸。

黄石与武汉组建产业联盟,两地统一编制、联合报批,共同实施产业规划,深度嵌入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链。围绕武汉“光芯屏端网”,黄石开发区17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有121家与武汉配套,占比71.2%,成为鄂东与武汉联系最密切的产业集群。

锻造坚韧的“双链”,黄石市创新发展中心会同相关部门,紧盯关键材料、元器件重点企业,建立数据库,绘制精准招商地图,吸引关键企业落户。今年2月28日,郄英才率招商团队,赴粤港澳大湾区,参加产业投资招商推介会,吸引200多位客商,一举签下56个项目、投资额501亿元,其中投资百亿级的数智创新产业园,是光电子信息产业链终端项目,充实了核心产品产线。

区域协同共筑产业“护城河”

如果说,产业链的深度融入推进了武黄两地产业联系,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建设,更是推进了两地区域全面协同。

在黄石临空区·还地桥镇,光谷东科创岛已通过规划,启动建设,将发挥毗邻武汉新城的优势,引进武汉科教资源,建科技创新的研发总部、高端人才生活区,以“研”为核心,营造“学”的氛围,推动“产”的发展。

构筑“铁水公空”立体交通优势,加快对接武汉新城、光谷科创大走廊,在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三纵三横”快速路中,黄石已开建“两纵两横”。武汉新城至黄石新港快速路、花湖机场高速二期、武阳高速黄石段,推动武汉都市圈城市间联动和跨区域协同发展,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物流快捷畅通。

同时,黄石市加强区域产业协同。按照规划,该市光电子信息产业按照“一心两带、多点支撑、全域一体”的区域协调发展布局,推进“黄石临空经济区-黄石大冶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阳新经济开发区(城北工业园)”的“光芯板屏端网”电子信息产业带,规划建设若干个细分领域产业园,联动、错位发展。

市政府副市长、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铁山区委书记郭波说,按照区域协同分工,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以PCB、新型显示、智能终端为主导,当好主力军,进一步做大产业规模。找好主攻点,进一步做优产业生态。守好主阵地,进一步做强优势领域,成为国内电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

黄石大冶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光通信、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终端等方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发展质效;阳新经济开发区(城北工业园)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基础材料生产制造等智能终端配套产业;下陆区做好铜加工基材产业;西塞山区发展电子化学材料配套企业。

科创平台攻克关键难题

光电子信息产业更新迭代快,对科技创新的依赖更强。黄石市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等方式,初步构建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研发机构、“双创”服务平台四位一体的创新平台体系。

引进来。联手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该市成立黄石光电子信息研究院,围绕“光芯屏端网”,整合国际国内科研院所、企业、检验检测等各类创新资源,为企业提供创新研究、技术难题攻关,人才培养、成果转移、检验检测等服务。携手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西塞山区共建黄石科创模具技术研究院,2020年,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评审,成为黄石市第一家省级产业研究院。

走出去。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开园后,累计签约单位93家,培训科技型企业79家,围绕黄石光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产业关键难题,入驻企业与高校联合攻关50余项。紧抓长三角电子信息等产业外溢之机,黄石(上海)离岸科创中心2022年开园运营,实现黄石-上海项目同频共振,以离岸科创中心为载体,通过创新模式提升区域产业发展,聚力夯实飞地的“五大中心”功能定位。

要素保障助力坚韧“双链”

为进一步引导高校高层次人才到黄石,黄石市委组织部人才办推出“高层次人才校企共享计划”,由在黄高校每年从当年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单列20个左右事业编制,按相关程序引进后,同步选派到企业全职工作,服务期一般3年。对考核优秀的选派人才,所在高校优先考虑其职称和职级晋升、提拔使用。

强化要素保障,黄石创新发展中心推动建立市场化、精准化金融支撑体系,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进口替代和成套设备出口的信贷支持,形成覆盖“双链”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小微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推动龙头企业与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对接。依托离岸科创园等载体,加快布局一批公共服务平台。

瞄准未来赛道,黄石前瞻部署一批未来产业链。聚焦5G,培育发展基带芯片、光通信芯片、大容量高速高频多层板等5G器件,打造5G生态链。聚焦人工智能,发展工业机器人、智能诊断设备等产品,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生态。聚焦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高频PCB板、毫米波雷达、动力控制芯片等,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

聚焦智能终端企业创新需求,加快工业设计、模具加工、批量打样等相关企业;聚焦企业数字化、智能化需求,引进工业传感器、机械人等企业;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建设先进半导体材料、中试验证平台……黄石制订全产业链政策,发挥产业链链主的带动作用,推动中小企业“隐形冠军”做优做强,形成面向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创新链体系。

黄石市光电子信息“双链”工作办公室主任、市创新发展中心主任徐可表示,为链长当好参谋,为链上企业做优服务,把光电子信息产业链打造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助推黄石建成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顾询 胡曦 赵慧)

推荐内容